尿分析仪+镜检需注意的问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尿分析仪+镜检需注意的问题 我院自2005年2月新装一台桂林华通医用仪器公司的MA4280型11项尿液分析仪.使用3个月,发现相当标本尿分析仪结果与镜检结果存在差异,也有部分标本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遂对2月至4月的2881例尿检做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桂林华通MA4280KB型11项尿液分析仪,试纸带为11HK试纸条,批号:200501.17R。 1.2标本来源 所有标本均来自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新鲜尿。门诊1712例,住院1169例,其中男1306例,女1575例。 1.3方法 仪器及试纸使用均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每天试验前用标准试剂带自检合格,且用上海伊华尿液质控品监测,保证质控合格,质控批 2结果 2.1尿标 本组2881例随机尿标本,镜检到RBC或WBC加尿试纸与镜检相符合的标本共1012例,阳性率35.1%。 2.2WBC项目 镜检结果0个/HP~2个/HP和大于100个/HP共853例(29.6%),阳性率高于试纸LEU±~+++627例(21.8%)。 2.3RBC项目 试纸阴性而镜检RBC3个/HP~50个/HP共254例(8.8%),镜检阴性而试纸BLD±~+++共512例(17.8%),尿仪BLD阳性率高于镜检RBC。 2.4BIL项目 11例生化指标明显异常的住院病人尿分析仪BIL阴性,用改良哈氏浓缩法复检为阳性。 2.5PRO检测 试纸阳性±~+++共325例(11.3%),本组标本共检出管型31例(1.1%)。 3讨论 根据本组2881例尿检统计分析,最突出的问题是WBC项目。尿仪检测阴性而镜检却能见到WBC。原因:我们的病例大多来自女性,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女性阴道分泌物对尿样污染。基于尿试纸LEU测定原理,检测的是粒细胞。当尿中出现不含颗粒的淋巴或单核细胞,试纸是检测不出的,只能靠镜检。还有部分病例尿试纸阳性而镜检却找不到白细胞,常见原因:女性阴道分泌物上皮细胞的污染,其有类似粒细胞的功能,与试纸上的白细胞模块发生反应。尿液受甲醛,大量胆红素,氧化型清洁剂等污染可使试纸LEU产生假阳性。 实验中尿试纸BLD±~3+,镜检却见不到RBC。原因:由于尿比重低,尿pH过高或盛尿容器被污染等原因导致RBC在体内或体外受到破坏,以致镜检找不到RBC。尿中某些氧化性污染物以及大剂量抗坏血酸存在可出现假阳性反应。还有少部分病例镜检到RBC而试纸却阴性,这是由于红细胞变形,与试纸模块接触不易破坏,血红蛋白不能释出所致。 临床上尿试纸PRO检测常见的阳性模式为±~+++。原因:多见于发热病人,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蛋白漏出。试纸对尿中的白蛋白、球蛋白、本周氏蛋白、粘蛋白等都很敏感。高度缓冲的碱性尿或被某些防腐剂污染了的尿标本,均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实践中含蛋白的尿标本管型检出率低,与管型在体内形成的环境和机制密不可分。因此,尿中出现多量蛋白质,不一定有管型出现。 尿中BIL测定除了受温度、浸渍时间、抗坏血酸浓度影响外,还与pH密切相关。 pH对BIL测定结果影响较大,pH8.2~9.2时检出灵敏度最高。由于大部分人的尿为酸性(pH5~6),故BIL在尿分析仪上检出灵敏度太低,不宜在尿分析仪上测定,有必要测定时应调节尿液pH8.4±0.2。 尿液分析作为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之一,为临床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但由于受到仪器、试剂等方法、原理及灵敏度影响,加之标本的留取、收集、预处理等诸多环节难以控制,且镜检过程繁杂工作量大难以标准化,不可避免存在着假性结果。突出表现在WBC,RBC项目中,镜检与尿分析仪结果差异。在新的公认的流式细胞仪未普及之前,显微镜检查不能丢,其与尿分析仪相结合,相互补充为临床提供真实可信的诊断信息。这就要求我们检验人员要更具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从各个环节注意质量控制。同时,我们盼望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尿检标准化的仪器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段同兴.尿沉渣染色镜检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5):290. [2]潘恒磊.影响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若干因素探讨[M].第五届检验医学与免疫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2:48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