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ppt
2.免疫调节剂 日达仙、胸腺肽、苦参素等 免疫调节治疗有望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尚缺乏疗效确切的乙型肝炎特异性免疫疗法。 中成药提取物:猪苓多糖,香菇多糖。 3.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 目的: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一般适应证包括: (1) HBeAg 阳性者,HBV DNA ≥105 拷贝/m l;HBeAg阴性者,HBV DNA ≥104 拷贝/m l; (2) ALT ≥2×ULN;如用干扰素治疗,ALT应≤10×ULN,血清总胆红素应2×ULN; (3) ALT 2 ×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 ≥4,或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 HBV携带者的处理原则 HBV携带者 有无明显的自觉症状 无症状 有症状 每3个月复查ALT是否正常 正常 升高 建议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了解肝组织炎症分级程度 ≥G2级 可以正常工作与生活,但不宜从事饮食和托幼工作,避免传染他人 定期复查ALT 避免使用损害肝功能的药物 劳逸结合,合理营养,忌烟酒 家庭成员应注射疫苗 抗病毒治疗 对症治疗 ≤G1级 五、乙肝的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 最根本措施 接种对象: 新生儿(WHO已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 其他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血液透析者,吸毒者、医务人员……) 管理传染源 加强对HBV携带者的管理,禁止献血,不宜从事托幼工作,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及分泌物污染公用物品,不共用理发刀具、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具。 切断传播途径 阻断母婴传播 加强环境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 避免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防止性接触传播 输血管理:加强对输血员的筛查,大力提倡义务献血,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的指征。 防止经微量血传播的医源性感染 医院管理 六、乙型肝炎的护理措施 隔离措施 乙型肝炎实施血液/体液隔离,病人症状、体征好转后可出院,再以家庭隔离方式隔离至HBsAg转阴。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乙型肝炎暂定为60日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精神状态。黄疸是否加重,有无出血倾向,出血的部位、量、颜色、次数。消化道症状有无改善,营养状况,肝、脾大小及质地变化,肝功能改变,测量体重、腹围,观察大小便颜色、量等的变化。如黄疸出现后胃肠道症状反而加重,且出现进行性腹胀、鼓肠疑为重型肝炎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 皮肤护理 黄疸型肝炎病人因胆盐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影响休息和睡眠。应指导病人进行皮肤自我护理,减轻瘙痒,并避免皮肤损伤及感染,穿着布制柔软、宽松的内衣裤、勤换洗;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可用温水擦洗全身,不用刺激性肥皂及化妆品。瘙痒严重者可局部用止痒剂如炉干石洗剂。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搔抓防治皮肤破损。如已破损可涂龙胆紫,保持局部干燥,预防感染。 乙肝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腹水 观察病人有无心悸、呼吸困难、了解腹水消长情况,测量腹围每日1次,体重每周1次; 严重腹水病人应限制液体入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腹水病人常有尾骶部浮肿,皮肤极易受压、受损和继发感染,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和感染; 酌情应用利尿剂,如双克、安体舒通、呋噻米、依他尼酸等,或输入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后再给予利尿剂。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防止电解质紊乱,如长期使用双克、呋噻米、依他尼酸可以引起低血钾、低血钠,长期使用安体舒通可以引起高血钾等; 严重腹水与呼吸困难的患者,配合医生行腹穿、放腹水。 乙肝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重症肝炎的主要死亡原因,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各种肝性脑病的诱因,如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大剂量利尿剂的使用、高蛋白质饮食、过度疲劳等; 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神经症状,定期检查患者的瞳孔与血压变化,及时发现肝昏迷先兆; 如发生昏迷则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并以相应的护理。 乙肝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出血 重型肝炎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脏合成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再加上DIC导致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患者可因严重的出血而危及生命。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密切观察出血的表现,如注射部位有无大片瘀斑、牙龈出血、呕血、便血等,并观察生命体征、出血程度等; 及时送检血常规、血型、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等,并配血备用; 嘱患者注意避免碰撞、损伤、不要用手挖鼻、不用牙签剔牙、不用硬牙刷刷牙等,刷牙后出血可改用涑口或棉棒擦洗,鼻出血可用0.1%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或用吸收性明胶海棉填塞鼻道止血,注射后局部至少压迫10~15分钟,以避免出血; 若发生出血,按不同部位给以相应处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