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之血液检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临床检验之血液检验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times;1012-5.3times;10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times;1012-5.0times;10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times;1012-5.3times;10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times;109-10times;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times;109-20times;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times;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times;109-300times;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三、血细胞其他检测 (一)网织红细胞(RC)计数意义 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红细胞能力旺盛,如溶血性贫血,缺铁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呈轻度增高。 2.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由慢性苯、铅中毒、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时骨髓受异常细胞浸润所致。 3.抗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如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时,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随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逐渐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