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蜀历?^中的jwwir矚
2017-06-19 04:25:35 人文杂志 2017 年 5 期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大量考古材料,证明在巴御历史上存在着一个历史遗存上的“唐代断痕”,主 要体现在唐代墓葬数量、文物数量前不及两汉,后不及两宋。然后探索深藏于巴蜀历史的“唐代断痕” 人文和口然原因,认为从本质上來看,唐代巴錨地区在全国的经济文化地位前不如汉代,后不及宋代, 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进程断层,这是造成历史遗存更少的基础原因;就唐代墓葬极少具体问题来看, 僚人的悬棺、洞葬葬式是大量侵夺唐代砖石慕、土坑墓的重要原因,而唐代以前大量崖墓在唐代的继 续使用、唐代崖墓因文物被盗的年代无考,也促使了巴御少唐代墓葬的事实,而进一步强化了历史遗 存上的断层。氐人据蜀和僚人入蜀而来的低牛?产力势力进入和南北朝以来巴蜀战乱不己,是造成唐代 巴绸社会地位札I对低下而形成发展进程断层的重要原因。最后木文认为低生产力势力的进入和战乱不 己带来的负能量远远超过分裂割据的影响。
关键词唐代断痕墓葬负能量战乱荒蜀人好乱
(中图分类号)K24; 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 (2017) 05-0090-10
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往往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惯性思维,在讨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时,往往将后一 朝代描述为比前一朝在社会经济上都有一种感性的发展,往往使用“长足的发展”“很大的发展”“较大的 进步”等不痛不痒的话语,这种话语并不是建立在前后朝代相同空间的计量数据比较之上,也不是建 立在相对人口人均统计数量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种传统中国古代文人心中相承下來的改朝换代定式之 上,结论自然是:削代前期都是皇帝开明,经济一片繁荣,皇朝晚期都是皇帝昏庸,经济一片凋弊, 然后农民揭竿而起,改朝换代,又一个生气勃勃的新王朝出现,又是一片繁荣,经济有了大的发展, 以此循环发展,一般后朝总是比前朝有不同的发展进步。遗憾的是从秦汉到清末以来的2000多年的 时间内,在这种不断循环发展中,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生产力从本质上看并无大的进步。历史上史学 家们少有对朝代内的所有经济数据前后比较,特别是地均、人均基础上的数据比较,更少有谈及不同 朝代间的数拯,特别是建立在人均基础上的数据比较。如果说史料和技术原因使我们难以复原过去数 量经济,这还可以理解,但学术界有人即使面对后代是大战乱、大动荡的时代,也要想方设法找出比 前代如何发展的亮点,以圆传统的“循环发展论”。为此,有人其至提岀魏晋南北朝时期巴绸地区的战 乱还推动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在研究区域历史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许多问题,如我 们发现的巴蜀历史发展中的“唐代断痕”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出现断痕的社会原因。
一、历史遗存语境屮“唐代断痕”问题的提出
研究巴蜀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唐代在四川历史发展屮的地位有前不如两 汉,后不如两宋的现象。在大量的皿野考察工作中,四川、重庆许多区县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都感叹为 何本地汉代和宋代遗址、文物都较多,唯唐代稀少。
以上统计结果很使人吃惊,汉代文物644件,唐代才4件,宋代222 ft,唐代前远不及汉代, 后乂远不及宋代。为了证明以上统计的有效性,我们再分别参考《屮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和重庆卷来 印证以上的结论。
从总计來看,四川地区汉唐宋三代文物的数量好象并没有唐代断痕的迹象,如果我们只统计古 墓葬、古遗址、古建筑三项,不统计石用寺与石刻而得岀的比例是汉代31处、唐代16处、宋代28 处,仍然显现这种断痕的待征。从地图集屮我们可以看出,巴蜀地区唐代的石窟与石刻主要集中分布 于川北、成都到雅安一线,四川盆地其他地区总体上唐代断痕仍然明显。再以《四川文物志》的收录 统计来看,古墓葬遗址中秦汉的墓葬为48处,隋唐仅14处,宋元21处,四川文物管理局:《四川 文物志》上卷,巴蜀书社,2005年,第5?8页。也呈现这种状况。为了印证这种趋势,我们又随机 查阅巴蜀地区几个新编县志屮的文物统计,发现这种情况也是明显存在的。
如《泸州市志》文物部分记录本地汉代文物10件,唐代0件,宋代6件。泸州市地方志编纂 委员会:《泸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1147-1160页。《通江县志》记载汉代6件, 唐代8件,宋代11件。通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通江县志》,四川人民岀版社,1998年,第 896?825页。《达县市志》记载汉代文物,无唐宋文物。达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达县市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78页。《雅安市志》记载汉代文物3件,宋代文物3件,无唐代文 物。雅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雅安市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28页。《内江市志》 记载汉代2件,唐代2项,宋代4项,且唐代多为名胜的记载年代,非现存名胜实际年代。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