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統計本質概念
緒論
隨意翻開報紙或打開電視,我們可以發現統計的應用常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像是常見的消費者報導、生活指標、調查研究、抽樣、氣象報導和各種預測等等,這些的預測或調查都藉由統計讓我們得到許多訊息,統計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結合,所以我們須學習統計概念來解決問題,應用在生活中。
數學結構
統計活動的第一步即是統計對象的確定,而統計對象的整理即是母群體又稱群體,為了解群體內的資料關係,必須掌握群體內的資料結構,例如透過分類,可了解資料的屬性關係;透過運算,瞭解資料的分布情形,故群體的掌握說明事實存在的現象,資料結構的掌握則說明了現象的本質與意義。
統計學的範圍則包含描述統計、推論統計、和實驗設計三類。國小數學課程內統計的內容僅限於描述統計的範疇;描述統計即是使用測量、畫記、計算、分析與描述等方法,將一群資料加以整理、摘要和濃縮,使人容易了解其中所含的意義,和其中所傳遞的訊息,其教材要項又可分為統計圖表與統計量。
統計圖表
將具體食物透過圖像或符號等,搭起傳遞者與接收者溝通的橋樑。
統計圖表是利用圖形或表格,將事實有系統、有規則的陳述,方便讀者讀取其中所含的訊息,進而判斷資料內的關係。
一般提到的統計圖表,如統計表、長條圖、直方圖、折線圖、圓形圖、堆疊圖或長條百分圖等。
統計圖的選擇,可依資料的不同屬性,採取不同的表徵方式,例如:
長條圖
特色:1.變數間沒有次序關係、沒有顯著的關連性
2.長條的粗細、方向等也不會改變其本質,不會影響資料的大小關係
分別記錄四位小朋友投球的結果,其不會因更換變數位置而影響長條圖的意義
折線圖
特色:1.描述統計量間時間或次序的關係,若改變其順序,會改變其原來的資料
訊息
2.通常應用在推測數量間的變化情形
直方圖
特色:1.資料項目為次序變數或連續變數時,由於變數間有連續關係,故不能任意更換位置
如:某班數學成績分布圖
橫軸上的分數有連續或次序關係,必須依序排列,不能任意更動變數位置
百分圖
即使在圖形上已可看出各分量所佔的比例,但為求準確和方便,一般能須列出百分數
統計量
眾數與平均數
全班的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列出(共20人)
45
85
85
80
75
55
66
65
75
85
65
75
55
71
90
75
75
70
60
92
求出全班的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的眾數=75
求出全班的第一次段考數學成績算數平均數=????????72.2
百分數
特色:1. 把分母定為100的分數叫做百分數
2. 百分數又可以稱為百分比或百分率,用「%」的符號來表示百分數,日常生活中使用百分數的機會相當多,比如:打擊率、投票率、增加率、收視率、出席率以及各種問卷調查的統計等。
*認知結構
統計的四個步驟:
蒐集資料:提供學童所熟悉的情境作為資料蒐集的範圍,如全班同學各月份出生的人數、全班班同學戴眼鏡的人數等
整理與分析資料:直接透過觀察、調查、實驗或紀錄而得的資料,稱為原始資料,此種資料只能代表事實存在的現象,往往不易描述且缺乏效率,所以應將原始資料加以分類、歸納、整理或重組,已形成有效的資訊。
45
85
85
80
75
55
66
65
75
85
65
75
55
71
90
75
75
70
60
92
45
60
70
80
90
55
65
71
85
92
55
65
75
85
66
75
85
75
75
75
表徵資料:統計的表徵可大致分為兩種:統計圖表及統計量
解釋資料:透過資料分析可讓人了解資料的分布情形
綱要結構
1-d-01能對生活中的事件或活動做初步的分類與紀錄。
1-d-02能將紀錄以統計表呈現並說明。
3-d-01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直接對應(一維)表格。
3-d-02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交叉對應(二維)表格。
4-d-01能報讀生活中資料的統計圖,如長條圖、折線圖與圓形圖等。
4-d-02
能報讀較複雜的長條圖。
5-d-01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並製成長條圖。
5-d-02能報讀生活中有序資料的統計圖。
5-d-03能整理有序資料,並繪製成折線圖。
6-d-01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並製成圓形圖
教學策略
(一) 一~三年級
1. 教學活動進行方面:
透過觀察、記錄、描述、分析等活動,掌握資料的群體。
反覆經驗處理過程---目的是要喚起舊經驗,但資料類別增加、數字增大,使學童重新經驗統計活動的四個步驟。
隨時檢視母群體的一致性,及母群體與子集合間的關係---統計活動首要概念即是母群體的掌握,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記錄、描述、分析等活動以確定群體,透過分類、記錄、計算、比較、作圖等以了解母群體與子集合(即群體與群體內的結構)及子集合與子集合間(即群體內結構間)的關係。
2. 表徵活動的處理方面:
透過較大群體的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结构项目全方位技术服务和售后支持方案.docx VIP
- 第3课 体验人机交互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酶法合成阿托伐他汀侧链中间体(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的研究进展.pdf VIP
- 农业机械设备采购投标方案.docx
- 心衰健康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高中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T CALC 09—2025 免陪照护服务基本规范.pdf VIP
- 预应力技术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应用分析.doc VIP
- HG∕T 6312-2024 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pdf
- 小学语文 21、小古文《孔融让梨》 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