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低亚麻酸突变体合成位点MGDG的脂肪酸行为-大豆科学.PDF

大豆低亚麻酸突变体合成位点MGDG的脂肪酸行为-大豆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  3 . 17  . 3     Vol No 1998   8 SOYBEAN SCIENCE Aug.   1998 MGDG ( 130062) June . Nie  David F. ildebrand (University of Kentucky, U. S. A) 摘  要 本文比较了大豆低亚麻突变体 ( 5 )及其诱导前体 ( 6 )亚麻酸合成位点 A A MGDG的脂肪酸变化。 研究 果表明低亚麻突变体 A5 的下胚轴、子叶、上胚轴 和真叶中叶绿体被膜亚麻酸合成位点单半乳糖苷二酯酰(M GDG)上亚麻酸( 18 ∶3)水平均高于 6 相应组织。 子叶中亚麻酸合成前体磷脂酰胆碱( )配比 18 A PC ∶0/18∶3(r18∶0/18∶3= 0. 872* * ) , 18∶1/18∶3(r18∶1/18∶3= - 0.958* * )以及 18∶2/18∶ 3(r18∶2/18∶3= - 0.965* * )分别呈高度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A6真叶中 18∶3水平皆 高于上胚轴、子叶、下胚轴和幼根。 诸组织中 16∶0、 18∶2和 18∶3水平变化尤 为明显,而 18∶0和 18∶1变化较小。幼根中 16∶0和 18∶2水平均高于其他组 织,且 18∶2高于 18∶3。  大豆;低亚麻酸突变体; PC; MGDG;脂肪酸 ,( 18∶3)( ER)。 [1] ( PC)( 18: 2) 。 [1] ,(MGDG) 。 , MGDG ,。 [2、3、4、5、6]。 。 。   1997- 06- 27  This paper was received on June 27, 1997.                                             17 214 PC、 MGDG。 A5 A6, , 27℃ /21℃。 21, ,、、、 15mg, 2∶1(v /v) 。 、 Wang- ildebrand[6] ( 1987)。 PC M GDG TLC Norman- St. John ( 1987)[9、 10、 11]。 1  1- 1. a、 b、 c、、 ( 16∶0)、 ( 18∶0)、 ( 18∶1)、( 18∶2) ( 18∶3) 。 1- 2 . a b 。 A5 ( 18∶0)( 18∶1) ,( 16∶0)、( 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