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书愤课件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VIP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书愤课件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书愤课件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书 愤——陆游倦 夜 杜 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忧国忧时,报国无门。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解 题书:书写愤: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解释加点的词: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  楼船夜雪瓜洲渡 渡: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豪情渡口兄弟,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豪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诗人“书”了哪些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结合背景,说说首联中“世事艰”的具体所指?它与下文的哪一内容形成了照应?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形成照应(作铺垫)。点名了诗题中的“愤”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瓜洲渡、大散关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 “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悲愤之情不言自明。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回忆了两次战斗的胜利,写得英姿飒爽,气概不凡。 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意象组合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两联用什么手法表达情感?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用典明志。 “塞上长城”——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称自己是”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示要像诸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 因此基调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这首诗语言明畅,劲健有力,沉雄浑厚,感慨苍茫,真有英雄暮年之叹。被称为是陆游“一生感情(爱国)经历的艺术概括”。艺术特色除了用典,这首诗还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对比 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 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诸葛亮积极进取——投降派苟且偷安。 拓展思考:请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书愤》和《蜀相》这两首作品, 并找出两首诗的异同。 相同点: 1.背景:《书愤》和《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