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的新兴音乐创作与30年代的中国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PDF

聂耳的新兴音乐创作与30年代的中国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O URNAL O F NANJ ING UN IVERS ITY (Philo sophy, H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3, 2006 ·民国研究 · 聂耳的 “新兴音乐 ”创作与 30年代的中国革命 ( ) 美 何稼书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 历史系 , 美国 M S 38677 - 0 158)   摘  要 :聂耳是 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曲家 ,他的创作对于理解 20世纪中国艺术与音乐的发展 及其走向政治化的历程十分重要 。探讨聂耳关于艺术的角色及现实对于艺术与艺术家之重要性的 见解 ,讨论他的音乐如何传达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和革命精神 ,有助于理解中国的现代性与革命的共 生关系 。聂耳将不同的艺术观念综合一体 ,在吸收西方音乐技巧和创造中国新型革命艺术方面取得 了成功 。对聂耳进行研究可以为 30年代中国左翼知识社群的意义和影响予以重估 ,他的创作 ——— 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 ———都代表着中国革命音乐的巅峰 ,并可为其后的几代歌曲作家充当样本 。 关键词 :聂耳 ; 新兴音乐 ; 左翼文化运动 中图分类号 : K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7 - 7278 (2006) 03 - 0078 - 11 一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爆发 , 日本入侵中国东北 ,激起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以 及蒋介石绥靖政策的反对 ,也是促使聂耳这位有抱负的青年小提琴手重新审视艺术的角色以及 上海的世界性音乐文化与中国革命特殊需要之间关系的契机 。正如他在 1932 年 2 月 7 日的日 记中所沉思的: “‘怎样去作革命的音乐 ? ’整天地在想 ,终没有想到一个具体的计划 。所谓的 ( ) cla ssic 古典 ,不是有闲阶级的玩意儿吗 ? 一天花几个钟头苦练基本练习 ,几年 、几十年后成为 ( ) ( ) 一个 vio lin ist 小提琴家 有怎样 ? 你演奏一曲贝多芬的 sonata 奏鸣曲 能够兴奋起、可以鼓动起 [ 1 ] 365 劳苦大众的情绪吗 ? 不对 ,此路不通 ! 早些醒悟吧 ! ” 在短暂的余生里 ,他充当了革命音乐创 作的先锋 ,成为左翼戏剧家联盟中的活跃分子 ,写作了数篇文章探讨音乐作为民族主义宣传工具 的角色问题 ,创作了为数不多然而影响深远的革命音乐作品。聂耳为摄制于 1935年的电影 《风 云儿女 》创作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支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传达了日益高涨的抗 日 民族情绪 ,迅速传遍了中国。尽管有国民政府的检查制度 ,这首歌仍然在 30年代的学生示威中 ① 成为战斗口号并传唱于各地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被定为代国歌 。 在中国,聂耳被视作民族英雄 ———“人民音乐家 ”———而受到歌颂 。一些研究者着力强调这 位年轻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及无私的理想主义 ,也有一些研究者对聂耳的音乐做了深入的分析 。 研究聂耳的资料 ———包括随笔、私人信函、音乐作品及日记 ———都已出版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