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卒中中医诊疗思路.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卒中中医诊疗思路.ppt

【C】 (痉挛期) 1.康复评定 2.治疗 此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的Ⅲ~Ⅳ阶段 (1)针刺以“拮抗肌取穴”为基本原则。 [穴位]:上肢取肩髃、肩中(位于肩臂三角肌之中央,当后臂肱骨之外侧,去肩骨缝2.5寸)、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三皇穴(相当于脾经的阴陵泉、漏谷、三阴交)、委中、承山 (2)传统手法治疗: 1)弹拨法 2)擦法3)运动关节法 (3)中药外治:舒筋止痉外洗方 ( 4)功能训练: 【D】(相对恢复期) 1.康复评定 2.治疗 相对恢复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的Ⅴ~Ⅵ阶段 1)可按照“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选穴、针刺 2)采用运动关节类手法及按揉法、拿法、搓法等以防止关节挛缩、解除功能锻炼或针灸后的肌疲劳、增强本体感觉的刺激,促进运动模式的改变。 (3)方药 : A.患者以肝肾不足、瘀血阻络为主症,予畅脉乐胶囊Ⅰ号(本院制剂) 4-5粒 日三次。 B.若患者久病伤及脾胃,气血生化无源,可配以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中药。 [方药]:“中风Ⅱ号方”(本院制剂)加减 中风Ⅱ号方药物组成 黄芪?? 当归??? 丹参????? 地龙?? 川芎????? 桃仁????? 红花???? 水蛭 怀牛膝 黄芩 黄连 蒲公英 竹茹 巴戟天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 卒中中医诊疗思路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张丽瑛 学习目标 了解:卒中中医规范诊疗的重要性 掌握:解读卒中单元中医诊疗常规,学习中风病辨证论治思路,掌握常见证型的方药选择、临床常用中成药用法 一、卒中中医基础理论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引起的脑髓神机受损。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症。始见于《内经》,分别有“偏枯”、“痱风”、“薄厥”之称。 病因:五行中任何一行的失调均可诱发 病机:肝肾亏虚,风火痰瘀阻滞筋脉 病位: 脑髓血脉 病性:本虚标实 二、卒中中医诊断: 参照199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病名诊断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AHA/ASA卒中定义 (l)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赛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使用说明」 具备两个主症以上,或一个主症两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三、分型、分期、分阶段的个性化诊治 (一)、按证类分型 (二)、按时间发展分期 (三)、按康复评定分阶段 (一)、按证类分型 参照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2001BA701A12a)拟订的辨证及方药 辩病分型 中络 中经 中腑 中脏 中经络 中脏腑 辩证 论治 闭证 脱证 阳闭 阴闭 风 痰 阻 络 阴 虚 风 动 气 虚 血 瘀 痰 热 腑 实 痰 热 内 闭 痰 湿 蒙 神 元 气 败 脱 方药 化 痰 通 络 方 育 阴 熄 风 汤 益 气 化 瘀 汤 星 蒌 承 气 汤 清 心 宣 窍 汤 (三宝) 清 醒 涤 痰 汤 (苏合香丸) 参 附 汤 、 四 逆 汤 ★中风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复杂,决定了中风诊疗须多方面、个体化、阶段性综合诊疗;个性化的诊疗表现为标准化的辨证论治;符合现代卒中单元理念 ★活血化瘀中药应用: 离经之血即为瘀,瘀之不去,脉络不通 破血逐瘀的中药可以加速和促进血肿溶化与吸收 ,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 ,保护血脑屏障 ,改善血肿周围的微循环 ,保护神经元等作用 “ 十五后期 ”课题组曾提出针对破血逐瘀治疗 AICH的72h时间窗概念 急性脑出血超急期内 发病 0~4h 应慎用破血逐瘀的中药及复方 ★通腑泄热法应用 40%~ 60% 中风急性期病人伴“腑气不通 ”症状 釜底抽薪法 与西药脱水利尿以降低颅压 , 消除脑水肿有相辅相成作用。 ★剂型的改革:危急重症抢救中改革剂型仍是中医急诊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按时间发展分期 1、急性期 发病—4周 2、恢复期 4周---半年 3、后遗症期 发病半年以上 (三)、按康复评定分阶段 ★康复是针对功能的恢复而言,因此针对功能状态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