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宗教教材编辑.ppt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世尊涅盘图 世尊说法图 3.禅宗为中国佛教所独创,被视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故禅宗又被称为“中国禅”。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意思是静中思虑,一般叫“禅定”。禅宗的创始人是惠能。禅宗的理论主要有四: 第一,主张人人皆有佛性,求佛不假外求,而应直指心性,即到自己内心去找,“即心即佛”,“见性成佛”。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第二,主张顿修顿悟,认为佛性本有,心性本净,无须渐修渐悟,只要顿悟本性,即可“立地成佛”。 第三,提倡不诵经义、不习禅定的简易修持方法,摆脱经典教条和繁琐仪式的束缚,不重偶像崇拜,而尚单传心印,要求个人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第四,主张即事修行,修行无须出家,“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所谓“悟在刹那间”、“悟在担水砍柴间”。禅宗的创建是中国佛教史上带有根本性的变革,繁琐的佛教修行经改造而简便易行。 禅宗讲顿悟成佛,秉承了中国传统的注重直觉与顿悟的思维方式;讲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与中国儒学“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性论学说相契合;禅宗破除了偶像和佛经的权威,混同了出世间与世俗间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佛教的神圣性,这些都是中国佛教能够与本土的儒学与道教在相互排斥的同时又相互吸收的内因之一。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4.宋代以后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理学的最大特点是儒、佛、道“三教归一”。 一些佛教学说经儒学化而被摄入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如佛性论讲人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能成佛,理学讲心性,主张去欲存理,成贤成圣;佛教讲“止观”、“定慧”的宗教修持,理学讲“主敬”、“立诚”的伦理实践;佛教以“空观”看世界,理学将其改造为人伦物理的“实有”之道。宋明理学援佛入儒,既表明佛教的进一步中国化,同时也表明三教合流已成为历史趋势。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5.历史上佛教还先后传入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支,主要传播于藏族、蒙古族等地区。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喇 嘛 教 具有喇嘛教黄教绘画风格的古代壁画 墨尔多神山和喇嘛庙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对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宋明哲学的影响。 华严宗的“理事无碍”论认为,理在一切事物中,每一个事物都包含着理,事有分限,理则无分限,二者相互依存,交融无碍,这一学说对朱熹创立“理一分殊”论有着直接的启发; 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的修养论,脱胎于禅宗的“顿悟”说; 陆九渊强调本心的“自作主宰”学说,吸收了禅宗“佛性在心中”的思想; 王守仁的“心外无物”说,源于禅宗的“心性生万物”等。 2.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中国佛教既承袭了印度佛教戒律中所包含的伦理精神,又逐步接受源于儒学的忠孝仁义等道德价值取向,从而丰富了中华道德规范: 一是孝道论 二是慈悲观 三是善恶观 四是因果报应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佛经转读与文人对诗歌声律的研究相结合,发现了四声的规律。将四声规律运用到文学创作中,便诞生了永明声律说,从而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基础。自禅宗创立以后,佛教以禅入定、由定生慧,进而进入物我冥合的“无我”之境的思维方式,对诗人的意境创造有着直接的影响。禅宗对唐以后的诗歌评论中的“妙悟说”等也产生过影响。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对中国通俗文学的影响也很广泛。唐代流行的变文、俗讲等说唱俗文学,均植根于宣扬佛教教义的深厚土壤。佛教为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对古代小说、戏曲的立意的也有间接的影响。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5.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佛曲从西域传入后,中国僧人将梵音佛曲加以改编或新创,形成融汇中外的宗教音乐。佛教音乐的旋律以远、虚、淡、静为特色,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注:单击喇叭播放佛教音乐 佛教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敦煌莫高窟壁画场面宏大,色彩富丽,线条飘逸自如,人物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多呈安祥之状,形神兼备,体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敦煌莫高窟 佛教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从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到遍布各地的大小寺庙,佛像、菩萨像、天王像及罗汉像等琳琅满目,千姿百态。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王像 十八罗汉像 6.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寺院、塔、石窟等佛教建筑传入中国后,经改造和发展,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资料员工作内容.docx VIP
- P气瓶充装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docx VIP
- 2025年高考真题解析课件:2025年全国新高考二卷英语读后续写(课件).pptx VIP
- 贵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乌当组团.pdf VIP
- 图书出版合同(合同范本)7篇.docx VIP
- (正式版)D-L∕T 1770-2017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充排水技术规程.docx VIP
- 《结构全寿命维护》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VIP
- SI、PI协同的EMI分析—打印版.pdf
- Unit2 Travelling Around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