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生物工程应用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离子柬生物工程应用研究进展 吴丽芳 李 红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律物理研究所离子柬生橱工程实验室 台肥 230031) 摘 要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是一 门首 先兴起于中国的交叉学科 虽然仅有 10余年 的发展历程.但已 在诱变育种、植物转基因、生命起源和进化 以及环境辐射与人类健康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研 究结果 .开辟了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为遗传工程及相关领域提供 了新的研究手段 随 着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 。它还将在细胞加工、非对称细胞 融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调 离子束生物工程 ,诱变育种,转基 因,生命起源和进化,环境辐射与健康 PRoGRESS IN APPLICATIoNS 0F IoN BEAM BIOENGINEERING W uLifang LiHong ( B衄 B妇 岵T瑚 1gLaboratory,InstituteofPlasmaPhySlCs-TheChinese^曲撕 ofSdences,Heft:i 230031) Abstract Ionbeam bioen匹neering isacross—disc l/nat]subjectwhichwasfirststartedinChino.. Afterover10yearsofdevelopment.ithasBensignl antachievementsinmanyliddssucha5mnta— tionbreeding,plantgene transfer,llfe m na d evolution,environmentalradiation and haman health Severaln fieldsintheoryandapplicationhaveopenedup,ofleringanew methodslotge— neticengineeringna drelateddomainsW ithitsdevelopment.itwillalsoplayanimportantroleincell processesand11011一equalcellfusion. Keywords ionbeam bioeng/neering ,mutationbreeding.gne etranster,llfeorigin andevolution, environmentalradiat{onandhumanheahh. 了低能离子 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新的研 究方 1 引言 向,建立了质量、能量、电荷三 因子作用机制体 系.填补 了重离子生物学研 究的一段空 白2【J 雷 电、辐射等 自然现象是 自古以来就存在 正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现 已发展成为 “离子束 的,然而这些 自然过程 中产生的低能离子与生 生物工程学”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 (也叫低能重 物圈的相互作用关系却一直被人们忽视了 .在 离子生物学),受到国 内外专家的关注 ¨ 经 离子注入生物效应发现 以前 ,与低能离子相互 过 1O余年的努力,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理论和 作用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岩石圈中一些无生命的 应用研究都已取得不少进展,在基础研究领域. 物质,而在辐射生物学发展的 9O年的时阅里, 为分子生物学 、遗传工程等方面的研 究提供 了 研究的也都是能量沉积对生物造成的损伤.未 新的研究手段,新的实验证据使得人们对低能 曾涉及低能离子沉积对生命物质的作用 .直到 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余增 * 国家

文档评论(0)

yanmei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