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维视角下的北京中心城高度控制探索
徐碧颖
摘要:近二十年来,北京城乡建设飞速发展,中心城区总体空间格局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立足于北京城市自
身特征和发展阶段,综合考量城市特色风貌、运行规律、认知体验等多项内容对建筑高度控制的影响,建
立从宏中观到中微观的高度控制体系,推动空间格局方案从定性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强化城市设计成果融
入现行规划管理体系,探索特大型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建筑高度控制,城市设计,总体空间形态,参数控制,北京案例
建筑高度,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关键要素之一。
建筑高度控制在我国城市规划中源于对文物景观的保护及局部地区建筑形态等相关内
容的把控,已有较成熟的经验;但是,在城市总体空间形态,尤其是超大尺度城市总体空间
形态的视角下,如何把握建筑高度控制,塑造秩序井然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实践不多,争
论不少。
过去二十年,北京城乡建设飞速发展,城市迅速“长高长胖”。期间对城市总体空间形
态的控制内容和方法进行过多次讨论,却莫衷一是。城市总体空间格局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更好地彰显大国首都景观格局和风貌特色,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宏观战略,2015
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北京中心城高度控制规划方案”专题研究。该研究
立足于城市自身特征和发展阶段,综合考量城市特色风貌、运行规律、认知体验等多项内容
对高度控制的影响,建立从宏中观到中微观的高度控制体系,推动空间格局方案从定性向定
量化方向发展,强化城市设计成果融入现行规划管理体系,探索特大型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
控制方法。本文是基于该研究成果的一些思考,希望对重建城市空间秩序,提升空间品质,
加强三维空间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精细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1 北京中心城现状城市空间形态与问题
目前,北京中心城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建成,建筑高度体现了规划长期控制的结果,呈现
出规制宏博、舒缓开阔的空间形态。然而,控制效果虽然显著,但从个体认知来看,城市总
①
体空间形态却并非理想。根据 “中心城空间形态调查” 结果显示,北京市民普遍认为现状
②
建筑高度 “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 (见图1、图2),可以看到,“高”和 “低”并非
高度控制的绝对标准,缺乏逻辑和秩序是当前中心城总体空间形态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城市建设与山水环境的呼应基本丧失,空间识别性薄弱。现状高层建筑在中心城
四个象限呈圈状均质分布,并未形成明显的整体高度分区 (见图3)。高层住宅建设规模巨
大,标志性建筑淹没其中,难以形成丰富多样、张弛有度、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
第二,城市风貌协调面临严峻挑战。至2014 年,旧城内经调整超出原控规高度指标的
图1 现状建筑高度公众认知比例示意图 图2 不同地区居民对现状建筑高度认知比例示意图
图3 中心城现状建筑高度60米及以上建设用地分布 图4 旧城内外建筑风貌缺乏协调
示意图 示意图
用地约占旧城总用地规模的13%,王府井、西单、前三门大街和两广路附近集中了大量24-30
米建筑,东西二环内侧分布一定数量的45-80 米建筑,局部高点甚至突破 100米,这些建筑
与传统空间形态在高度、体量和肌理上都存在巨大差异,在中轴、视线走廊和城门节点等关
键位置冲突尤为强烈,城市景观格局管控日益紧迫 (见图4)。
2 北京中心城现行高度控制方法与问题
目前,北京中心城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高度控制基于控规所确立的 “片区-街区”层
面高度分区,涉及具体地块的高度指标调整基本遵循“一事一议”和“相临地块等值”原则。
由于高度控制相关因素众多,涉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总体格局构建、首都职能及城市
安全防护等方方面面,对于这些内容缺乏宏观层面的统筹研究,以及定性、定量、定位的确
切结论,导致大部分地区的高度控制局限于单一地块或局部地区讨论,缺乏对城市空间的全
盘考虑,秩序建立更无从谈起。
此外,现行的7 项控规指标中涉及空间形态层面管控的仅建筑高度一项,对比平面布局
上容积率、绿地率、空地率等多项指标的共同作用,充分体现了传统控规更多从土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55.提高城市轨道站点地区慢行出行的规划对策.doc.pdf
- 056.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评价——以北京为例.pdf
- 057.城市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规划布局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为例.pdf
- 058.基于多源数据的组团新区职住及通勤特征分析.pdf
- 059.面向规划管理与实施的轨道交通编制体系研究——以长沙为例.pdf
- 060.交通设施体系化建构与地铁站交通接驳.pdf
- 061.基于圈层结构的高铁枢纽交通集疏运体系研究.docx.pdf
- 062.大学校园“人车分流”微更新策略.pdf
- 063.交通走廊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及其规划框架.pdf
- 064.基于交通影响评价的“城市修补”实践——以武汉光谷-移动互联创谷实施性规划为例.pdf
- 004.数字化支撑下山地城市整体建筑高度管控方法 ——以安吉总体城市设计为例.pdf
- 005.老年人室内外菜场使用频率差异及原因初探.pdf
- 006.他山之石:香港城市设计导则研究.pdf
- 007.街头艺术积极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途径:台北经验及启示.pdf
- 008.伦敦南岸中心城市活力再生实践的经验启示.pdf
- 009.基于文化模因诱导模式的城市建筑风貌规划研究.pdf
- 010.“街区制”与城市街道营建:概念辨析、认识反思及规划导向.pdf
- 011.功能协同视角下城市标志的簇群发展现象探究——以南京城市标志为例.pdf
- 012.浅析日照间距与城市住区空间形态的关系.pdf
- 013.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私有公共空间评估及优化探讨——以上海四川北路地铁站周边地块为例.pdf
最近下载
- 肾错构瘤患者肾部分切除术的麻醉管理.pptx VIP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pptx
- SY∕T 5329-2022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pdf
- 【中考真题】2023年山东潍坊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VIP
- 集梦刷流水合同.docx VIP
-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16 重点内容解读.pptx VIP
- Unit 3 Places we live in Part B 第5课时 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PICC标准维护流程.ppt VIP
- Unit 3 Places we live in Part B 第4课时 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