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艺术—理与感性的交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表三 計畫編號 MOE-098-04-03-2-13-2-98129 教育部顧問室 98學年度第1學期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基本資料摘要表 1.課程名稱 數學與藝術—理性與感性的交會 2.歸屬類別 ■A類:■技專校院組 □一般大學校院組 □行動導向/問題解決導向通識課程 □基礎暨其他通識課程 □D類:□第一種 □第二種 □績優課程計畫 □精實夥伴課程計畫 與我合作的夥伴課程是1.(學校名稱、教師姓名、課程名稱) 2.(學校名稱、教師姓名、課程名稱) 3.(學校名稱、教師姓名、課程名稱) □夥伴課程計畫 與我合作的績優課程(教師)是(學校、教師姓名、課程名稱) 3.學分數 2 4.修課人數 51 5.團隊成員(本表格欄位可自行增加) 角色 姓名 學校系所與職稱 聯絡電話 ■ 計畫主持人 劉柏宏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教學助理 丁俊銘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化材系碩士班 ■ 教學助理 鐘培中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電子系碩士班 ■ 教學助理 李昀儒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工管系碩士班 ■ 網站助理 胡冠男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電子系碩士班 6.課程網址 .tw/teacher/math/homepage/liu/mathart 7.計畫經費 教育部補助新台幣 207,600 元整;學校配合款  35,000  元整 8.課程內容概述 ■ 課程目標 數學與藝術經常被視為人類知識屬性的兩個極端—前者為理性思維的產物,後者則是感性認知的結晶。也因為各立兩端,世人容易分辨兩者之異,卻幾乎難以察覺兩者之同。殊不知,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上,數學與藝術著時有著密切的關聯。例如,堪稱最大的藝術品的古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帕特農(Parthenon)神殿如今雖然已失去其當初之功能性,但其藝術性歷經數千年仍的洗鍊仍屹立不墜的原因之一是隱藏在其設計之中的數學密碼—幾何和比例。再者,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對於幾何比例的重視,產生了所謂「透視法」,而十六世紀「透視法」的發展更激發了後來數學「射影幾何」的誕生。文藝復興時期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重現,也使得音樂上「十二平均律」的理想得以實現。 另一方面,除了數學對於藝術的影響外,數學本身的藝術性也被世人嚴重忽略。數學知識本身雖具備高度的邏輯結構,但那只是保護其真理性的外衣,不是其真實內在。近年許多數學哲學家者不斷呼籲重視數學本質的人文精神,而國內通識教育的學者更強調知識的融通。本課程的目標即在呼應上述主張。課程重點有下列幾項: 一、黃金比例與透視法 二、繪畫中的數學靈感 三、音樂中的數學比例 四、建築中的數學表現 五、詩意中的數學意涵 五、數學中的思考藝術 本課程希望透過課堂講述、專家演講、活動操作和小組討論等等方式,能讓學生體驗「藝術中的數學思考」和「數學中的思考藝術」,以更進一步對於數學本質和藝術本質之間的異同能有所體認。 ■ 內容綱要 第一週:課程介紹與問卷 第二週:數學黃金比例與歐幾里得幾何學 第三週:透視法與射影幾何 第四週:扭曲視覺的藝術家艾雪 第五週:藝術的幾何抽象意涵 第六週:數學與音樂探索活動 第七週:從畢氏音階到十二平均律 第八週:數學、科技與藝術 第九週:期中討論 第十週:古典建築中的數學 第十一週:現代建築的數學意象 第十二週:數學與詩 第十三週:數學思考的藝術—歸納篇 第十四週:數學思考的藝術—演繹篇 第十五週:數學思考的藝術—抽象篇 第十六週:數學思考的藝術—創意篇 第十七週:數學與藝術闖關 第十八週:期末考 ■ 分組討論及教學助理之規劃與執行現況 在一般正規上課中,皆有預定的討論時間約10至15分鐘。施行方式為各組分別帶開討論,計劃主持人則在旁協助。進行「小組討論」前,計劃主持人請教學助教事先閱讀每週之指定資料或延伸資料,並共同研商出一些討論議題。藉由助教預先閱讀的教材及當日上課的內容,在討論時間與同學進行問答。問答方式盡量以層層反問、相互討論,以激發不同的想像、釐清對話中的盲點,並檢視課程內容成效。另外,助教亦需擔負將「延伸的問題」與同學進行「課外上網討論」的工作。透過網站設計的「討論區」除了將問題繼續做無限的探索、也可以分享與課程相關的知識,提供一個相互成長的平台。此外,每一次小組討論後,各小組都須做簡要之討論記錄,經教學助教複驗後上傳至網站供所有修課同學參考。 另外,由於本課程總共安排兩次活動,教學助教將協助計畫主持人於課內外時間密切觀察學生之準備情形和內容。若學生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遇到任何困難,將要求教學助教隨時回報。基本上計劃主持人與教學助教之分工方式為,計劃主持人負責整體課程規劃之統籌、主題課程之講授、閱讀資料之選定、討論議題之商定、專題演講講者之邀請、與協助課堂小組討論、學期成績之評定;教學助教則負責協助計劃主持人選定討論議題、與學生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