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专题一 科学之光—— 目标·重点 1.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 2.领会本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所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及其效果。 3.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培养科学探究中的人文意识。 栏目索引 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 互动互学 交流深化 文苑氧吧 生成素养 1.读准下列加颜色字的字音。 (1)单音字 ①阐明( ) ②衍生( ) ③核苷酸( ) 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 语言积累 一 答案 chǎn yǎn ɡān ②遗 遗传( ) 遗赠( ) ③与 参与( ) 与其( ) ①模 模样( ) 规模( ) 答案 (2)多音字 mú mó yí wèi yù yǔ 答案 2.请辨析下列近义词的不同。 答案 “反应”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化学反应;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指物体的形象反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通常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2)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答案 “无所适从”指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1)反应·反映 答案 (3)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答案 “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强调故意为之。“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4)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答案 “防患于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侧重于预防事故或灾害。“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泛指做事时的准备工作。 品读感悟 二 答案 1.本文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表述是不是严格完整的定义?为什么?结合相关信息给人类基因组计划下一个严格完整的定义。 答案 (1)原文中不是定义,原文中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它并没有揭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本质和内涵,而仅仅表明了它的重要意义。 (2)定义: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科学工程。 答案 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案 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①作阐释。“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②列数据。“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政府于1990年10月正式启动,然后德、日、英、法、中等五个国家的科学家先后正式加入,现在已经有16个实验室及1 100名生物科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③举例子。“这些细微差异已经足以成为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武器。举几个例子:从人种来说,白种人中不少见的对艾滋病(AIDS)病毒的天然免疫功能,在亚洲人(黄种人)中还没有发现或极为少见。”④打比方。在第12段把人类比作“大家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显得轻松而有趣味,使文章张弛有度。这些方法的使用使得说明更加清楚通俗。 3.作者在文中说“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这是为什么?由此表明对于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意识? 答案 (1)作者认识到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担心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其他人类公敌手里,将导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会在语言上给生物恐怖主义者以暗示,造成“基因原子弹”的爆炸。 (2)由此表明,对于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培养人文意识,科学研究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于人类,同样也会“造孽”。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引导,向着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努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之一。 答案 1.作者简介 杨焕明,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后为法国INSERE-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199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2—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现为博士生导师,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主任,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2003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领袖人物。 相关链接 2.背景展示 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在198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杜尔贝克提出。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中国于1999年9月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l%的测序任务。本文作者杨焕明教授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立下汗马功劳。在这篇文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