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增湿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燃料电池性能.PDF

新型自增湿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燃料电池性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 o l. 24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N o. 1  2 0 0 3 年 1 月         CH EM ICAL JOU RN AL O F CH IN E SE U N IV ER S IT IE S          140~ 142  [ 研究快报] 新型自增湿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燃料电池性能 王 诚, 毛宗强, 徐景明, 谢晓峰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84)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自增湿; 水管理 中图分类号  9 11. 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25 10790 (2003) 0 10 14003 TM A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 EM FC) 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输出高功率密度的电能, 有望应用于动力电 [ 1 ] 源、家用电源、通信电源及便携式电源等领域 . 在 P EM FC 的应用开发中, 成本正在逐渐降低, 各种 贮氢系统也相继出现. 然而要使 P EM FC 实现产业化还必须简化复杂的运行系统, 提高电池的功率体 积比与功率质量比. 为此, 自增湿 P EM FC 被视为最有希望的燃料电池应用技术. 自增湿膜电极是实 [2 ] 现自增湿技术的根本途径. W atan ab e 等 首先提出用 P t 微粒与 SiO 2 或 T iO 2 掺杂在电解质膜中制备 自增湿M EA , P t 微粒有效地阻止了氢氧的交叉扩散, 并在膜中产生水, 进而湿润M EA . 然而, P t 微 粒在膜中的不均匀分散网络会形成电子通道, 可能导致电池发生自放电现象. D h ar [3 ] 提出用超薄电解 质膜来增大电池阴极产生水的反扩散作用, 实现自增湿M EA , 但却增加了氢氧气体的交叉扩散, 甚至 [4 ] 薄膜还可能破裂, 降低了电池的寿命, 等 采用两层电解质膜之间溅射 微粒三合 Y an g T ae H yun P t 一结合的方法实现 自增湿M EA , 但这样会增大电池 内阻. 本文制备了一种成本低廉的新型 自增湿 2 , 成功地实现了电池的自增湿,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