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因而处理教材时我将“爱的教育”作为目的培养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从而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普通人的命运,培养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增强知识点的删选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练,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在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中,增强知识点的删选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练,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身边的人,关注、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张中行的资料,有关叶圣陶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车夫?你知道什么是黄包车夫吗?
1、车夫:指以推车、拉车、赶车等为职业的人。
2、黄包车: 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1873年,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因从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二、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
作者生平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2、主要作品
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译作《堂吉诃德》,小说《洗澡》,剧本《称心如意》,《记钱钟书与〈围城〉》
3、相关人物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字默存,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代表作品《围城》。钱钟书曾称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
4、背景透视
五七干校:是指“文化大革命” 期间,为了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
5、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杨绛(jiàng) 荒僻(pì) 镶嵌(qiàn) 滞(zhì)笨
翳(yì) 骷髅(kū lóu) 攥(zuàn)着 愧怍(kuì zuò)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惶恐: 惊慌害怕。
取缔: 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
滞笨: 呆滞笨拙。
愧怍: 惭愧。
伛偻: 腰背弯曲。
失群落伍: 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单。
三、认真倾听,体会作者的感情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注意事项: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2、我会梳理。
根据预习和你的理解复述课文并梳理文章结构。
复述课文:以作者、老王或者第三人称的语气复述文章相关情节。
(1)“图”说老王
老王的生活状况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你的理解给老王制作一张身份信息卡。
(2)梳理结构:把握文章脉络,合理划分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4):多角度展现老王孤苦寒微的生活状态。
第二部分(5—7):回忆与老王交往的三个片段。
第二部分(8—22):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既表现了老王的深厚情谊,又抒发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四、学会略读,把握主要内容
同学们,请大家放慢速度,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老王的生活状况如何,表现在哪些地方?
苦——穷苦卑微、凄凉艰难
(1)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2)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3)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4)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5)“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2、 文章记叙了老王与作者一家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表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你能看出这些片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
第一件事:送冰 (冰大价等,费用减半)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