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Doc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I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 论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要求建立法治政府的呼声愈加高涨,行政程序法典的轮廓和内容也愈清晰,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也逐渐进入学界的视野。具体来说,199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该条款表明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第一次得到法律的承认。与此同时,也体现了我国行政立法越来越重视行政程序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文明、公正执法的要求,而不仅仅是片面的强调行政执法的效率。 但是,目前我国行政法理上对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的关注不多,仅有个别学者(如章剑生、张千帆等)将其作为专门课题研究,因而关于此课题的著述较少。就现在所形成的理论来说,我国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尚不成熟,存在若干缺陷。首先,有的学者(罗豪才、叶必丰等)就没有把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列入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中。其次,理解这个制度的思维进路中最重要的问题——如何理解行政程序——仍没有达成共识。可以说,行政程序涵义的宽窄决定说明理由制度的研究和构建。第三,理论界对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的法理依据一直颇有争议,法律依据各国立法也存在较大差异。第四,说明理由制度的内容和范围基本形成共识,但对说明理由——特别是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说明理由——具体要求和说明标准又有百家之见。 此外,对说明理由瑕疵的界定存在较多主观因素,比如说明理由“不充分”作为瑕疵的一种,其本身就很难用客观的标准去衡量,此种情况很不利于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指引、拘束和评价。最后,违反说明理由的法律后果理论上和各国立法上也不同,有“无效说”、“撤销说”等争议,从我国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中就可以得到互相矛盾的印证。 鉴于此,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说明理由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需要,它是维护行政相对人知情权和辩护权的需要,是排除行政行为恣意擅断、以求客观公正执法的需要,是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理论研究及推进行政程序法典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因此,本文试图对说明理由制度的理论依据、说明内容和具体要求以及违反说明理由的法律后果进行论述,对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相关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构建完善的行政说明理由制度有所助益。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说明理由制度的理论依据,从本土资源的视角来分析说明理由制度在我国的理论支撑。其次,详述说明理由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以期更好的指导执法实践。最后,从违反说明理由的类型为进路,分析各种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本文拟从三个部分来论述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 说明理由制度的理论依据 公民参与权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 制约公权力的内在需要 行政程序自洽性的要求 说明理由的内容和排除范围 说明理由的具体内容 说明理由的例外情形 违反说明理由的类型和法律后果 不说明理由的法律后果 说明理由内容错误的法律后果 说明理由程序错误的法律后果 拟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解决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是什么,说明理由时的应该适用的规则和不需要说明理由的范围,以及各种违反说明理由制度的类型和相应的法律后果。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的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对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的各种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了解说明理由制度的研究现状,同时对两大法系国家说明理由制度进行立法分析,寻求最适宜我国移植的立法技术。 2.比较分析法,对比国内外关于说明理由制度的理论依据,综述了目前理论界的基本观点以及理论分歧,同时列举了各国立法实践,对目前的相关理论作出具体分析和甄别。 3.实证分析方法,纯粹的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但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研究就会失去支撑,只能停留在纸上。本文拟对我国的目前立法实践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提出合理立法建议,为行政程序法典化尽绵薄之力。 技术路线: 1.通过阅读关于说明理由制度的相关专著,对目前行政程序立法以及说明理由制度作出整体了解; 2.进一步搜集和查阅关于说明理由制度的基本理论; 3.研究两大法系国家关于说明理由制度的学说和立法实践,构建说明理由制度的具体内容,依据我国行政立法基础和我国现阶段行政执法实践,提出合理性、实用性建议。 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2010年11月25日——12月10日 收集、整理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2.2010年12月10日 将经过指导老师修改后的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上交开题论证小组; 3.2010年12月25日 参加论文开题论证; 4.2010年12月25—2011年1月5日 撰写论文大纲并在老师指导下反复修改,最终确定论文提纲; 5.2011年1月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