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10月 中国粮油学报 V01.25,No.10
第25卷第10期 JoumaloftheChineseCerealsandOilsAssociation Oct.2010
三酰甘油Sn一2位上棕榈酸生理功能及研究概况
商允鹏1 生庆海2’3 王贞瑜3 张志国4
(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哈尔滨150086)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内蒙古011500)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3,哈尔滨150030)
(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4,石家庄050071)
摘要棕榈酸的代谢及生理功能与在三酰甘油上结合的位置有关。在代谢过程中通常是l,3位的脂
肪酸首先被胃酶和胰酯酶水解下来形成2一棕榈酸单甘酯和游离脂肪酸,2一棕榈酸单甘酯可以直接被人体吸
收。母乳脂肪酸的20%~25%是棕榈酸,而且70%的棕榈酸在Sn一2位置上被脂化;相反.存于植物油和非牛
奶脂肪内的棕榈酸主要在Sn一1和Sn一3的位置上脂化,而结合在l,3位置上的棕榈酸不易被机体吸收,容
易形成不溶性的皂化钙随粪便排出体外,导致能量和钙的流失。
关键词棕榈酸三酰甘油结构吸收
中图分类号:聪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174(2010)lO一0119~05
三酰甘油是牛乳脂肪的最主要成分,约占95%一 榈酸在三酰甘油上的位置分布对脂肪酸的消化和吸
98%。牛乳脂肪对婴幼儿的营养价值与脂肪酸在三 收有很大的影响”J。牛乳脂肪中棕榈酸的质量分数
酰甘油上的位置分布有关,研究表明Sn一2棕榈酸 约为26%,其中sn一1位上的脂肪酸有34%为棕榈
能够促进婴幼儿的营养吸收。人乳中棕榈酸质量占 酸,Sn一2位上的脂肪酸有32%为棕榈酸旧1;而母乳
总脂肪酸的20%~25%,而且70%的棕榈酸在Sn一脂肪中棕榈酸的含量为20%一25%,其中Sn一2位
2位置上被酯化¨‘31。相反,存于植物油和非乳脂肪 上棕榈酸质量约占总棕榈酸的70%【6。J,所以说母
内的棕榈酸主要在Sn一1和sn一3的位置上酯
乳脂肪较以牛乳为基料的食品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
化uJ。许多研究表明棕榈酸在Sn一2位置上酯化比收。
在Sn—I和Sn一3更易被吸收。饮食中摄入的脂肪
酸三酰甘油在人体内被脂肪酶消化吸收时,脂肪酶 1 棕榈酸在三酰甘油上的位置分布对
通常将水解掉三酰甘油Sn—I,Sn一3位上的脂肪酸
婴儿营养吸收的影响
生成游离的脂肪酸和sn一2位单甘酯,也就是说Sn
近年来通过对三酰甘油中的脂肪酸的立体配位
一2位上的脂肪酸很难被脂肪酶水解下来的游离脂
和营养生理学的特性研究,逐步明确了三酰甘油所
肪酸很容易吸收,Sn一2位的单甘酯通过淋巴系统被
具有的营养生理活性不仅与其脂肪酸的营养生理学
吸收进入血液循环M。5J。如果酶解下来的游离脂肪
的特性有关,而且与脂肪酸组成以及脂肪酸与甘油
酸是饱和脂肪酸,比如棕榈酸,由于游离棕榈酸的熔
结合的位置相关,甘油分子上脂肪酸的位置分布影
点(63℃)高于人的体温,在小肠的酸性环境下容易
响着脂肪的消化吸收和生物学功能,与脂肪水解产
和钙、镁等矿物质发生皂化反应,形成不溶的皂化
物形成及他们在水中的性质有关。
盐,会严重降低脂肪酸的吸收率,而被排出体外。如
动物试验表明,棕榈酸以Sn一2位单甘油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