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毕加索(1881—1973) 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其艺术富有创造性,作品数量惊人,风格技巧多样化(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及其他)。1937年为抗议德国纳粹空军滥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故都格尔尼卡,创作了巨幅油画《格尔尼卡》。他画的《和平鸽》被1949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用作会徽。 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法国小城穆然去世,享年92岁。他一生共创作作品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 幅,总计近 37000 件。 他的私人收藏品,包括他本人和朋友的作品,都捐赠给法国政府,法国政府在巴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供人参观。 毕加索及立体派画派 通过运动与交换、拆分与重组,建立新的空间概念,立体派开创了人类观察世界的一种新方法。这派产生于1908年,繁荣在20年代,直到50年代仍有市场。立体派的创始人是移居法国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1881—1973)和法国画家布拉克(1882—1963)。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了第一幅立体派绘画《亚威农少女》,呈几何形分割的扁平人体丑陋而野蛮但不失和谐和统一。画家将画的对象分解成方形、三角和圆形等平面几何形体,色彩较简单,多用灰绿色、灰褐色。评论家说他的作品使“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子变成了几何形和方块块”。立体派由此成为此类绘画的名称。 在最右侧,一个女人高举双手,显然她是从一座着火的房子上跌下来。另一妇女向画面中央奔跑,惊恐与狂怒布于全身;左边有一母亲,她手托被炸死的婴儿,在啼哭呼号。右角一妇人的头从窗户里探出,她举着一盏油灯,向前平举,象征揭露,她把这一切展示在光照之下,让世人看个分晓。在画面的中央,高处有一眼睛似的灯光,可是眼睛的瞳仁却是个灯炮。地上倒卧着战士们残缺的肢体。断臂上还握着被折断了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可能是对英雄的哀悼。靠中央上方,有一因受伤而嘶鸣着的马头,它张裂着口,由于爆炸声而受到惊吓。有几枝箭自上落下,刺在痛苦地挣扎着的动物和人身上。靠左侧上方,有一眼睛已移位了的牛头,形象十分狰狞。 1937年4月26 日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镇上的1600多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而全镇居民只有7000多人 。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终于以此事件为题,画了这一幅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 毕加索采用分解立体构成法,仅用黑、白、灰三色来画成。调子阴郁,情景恐怖,全画充满着悲剧气氛。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所有形象是超越时空的,并蕴含着愤懑的抗议声。当《格尔尼卡》公展以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奔走相告,人们首先感到画家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所表现的觉醒。 《格尔尼卡》后来在挪威、英国、美国各地巡回展出,反响十分强烈。至本世纪40年代,经毕加索同意,借给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同时他向公众表示:一个重获民主和自由的西班牙,当是这幅画的当然故乡。1981年初,此画按照毕加索生前的遗愿,终于回到了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毕加索作品欣赏 西班牙的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堪称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大师。他自己就是个怪诞不经、超凡脱俗的人。7岁便自称是伟大的拿破仑;闹学潮被国王亲自开除学籍;与大他8岁的有夫之妇加拉私奔,在小渔村利加港一间租来的4平方米的小屋安身。他那两撇钢叉一样上翘的胡子也让人难忘。他像个狂人那样去作画,让作品从幻觉中涌出来。他的笔下,充斥着种种奇形怪状的形象组合和故事情节,纠缠着为理性所控制的人对自己欲望的惶恐,以及欲望与压抑的矛盾和斗争,表现凶残的梦幻或奇特的宁静气氛。他的画面构思离奇,爱的嚎叫、性的显示、迷幻的情欲、虚幻的宗教、血腥的暴力、扭曲的人性、错位的时间,笼罩着一层神秘、可怖、如幻似真又令人惊愕、有时甚至唤起某种崇高感的纱幕,而其局部形象往往画得极其精细逼真。他的《记忆的永恒》(1931)软化了原本坚硬的钟表,让它耷拉在树上和桌边,而那只老怀表上画家少小时候熟悉的蚂蚁却只只清晰可辨。《内战的预感》(1936)、《利加港的圣母》(1949)、《丽达与鹅》(1949)、《纳尔西斯之变形》、《哥伦布之梦》等,是其著名的作品。 达利的自画像 《记忆的永恒》 这是达利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表现了画家追忆童年时所产生的幻觉。这幅油画长33厘米,宽24.1厘米,1931年作。 利加特港的海滩宁静空旷。黄昏的光线照射着蓝色的大海和岩礁。一棵截断的无叶橄榄树无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