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丰南区实验小学东校区
“写关爱 赞真情” 习作指导设计
语文
四年级
孙爱英
二0一六年十一月
“写关爱 赞真情” 习作指导设计
【教材解读】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人间真情”为主题,安排了《古诗两首》《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和二篇略读课文《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细腻传递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友情、乡情、同胞情、师友情、亲情等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学习本单元,从人文主题的角度,是一场心灵的洗濯,情感的涤荡,阅读之旅,是满满的感动和温暖。
口语交际和习作二项表达训练与此一脉相承,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真情,记录感动,传递温暖。习作任务用弹性方式呈现,供师生自主选择。
【学情把脉】
有了单元阅读感动之旅的浸润,有了教材推荐亚米契斯《爱的教育》的阅读,有了老师对单元习作话题见缝插针地渗透,不断敏锐学生感受的触角,用心发现身边小事中动人心弦之点,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在习作课上用笔记录发现,抒写感动,弘扬真善美。
【习作目标】
1.恰当选材,通过具体事件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表现真情的美好。
2.完整地记叙事件,把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3.初步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习作难点】
在习作指导课上引导学生学习选择材料,学习按照事情经过叙事,初步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法,把事情经过写具体。从而能够在动笔实践中努力学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自由抒写,个性表达。
【习作指导流程】
一、激情引题 情动辞发
1.回顾课文,开启感动。
第六单元的学习之旅,是一趟感动之旅。《搭石》让我们心动的是无私为人的淳朴乡情。〔生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场扣人心弦的生命接力,让我们永远铭记。〔生读〕“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卡罗纳》这个幼年丧母的不幸男孩,让我们久久牵挂。〔生读〕“卡罗纳失去母爱,却收获老师同学朋友间贴心的温暖。这种‘爱的教育’让我们真正长大。”PPT《给予是快乐的》〔生读〕“哥哥对腿有残疾的弟弟的疼爱与呵护令我们怦然心动。”
2.揭示话题,聚焦关爱。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份感动,用我们稚嫩的笔,纯美的心--写关爱,赞真情。
二、打开思路 引导选材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习作主题。
什么是关爱?老师想听听,你们是如何理解这个温暖的字眼的?(关心、爱护、帮助……)
2.师生对话,引导选材。
①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情况时,最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伤病折磨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心里难过时……)
②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份热心的举动,都会让我们倍觉温暖,你曾经在什么情况下,得到过来自谁的关心和帮助?(引导学生把选材的视角从朝夕相处的父母,拓展到伙伴、师友、邻里,以及能接触到的社会各层。避免把“真情”片面理解为“亲情” 。事件可以是发生在家庭的,学校的,也可以是发生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能流露美好的真情即可。)
③关爱是互相的,得到关爱,让我们倍觉温暖;把爱传递给别人,更会品尝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满足。你有过这种别样的体验吗?(准确把握“相互关爱”的中心,再次拓宽选材,在“别人关爱我”的思路基础上,另辟蹊径,打开“我关爱别人”这扇窗。)
3.点睛“选材的大宗旨”。
真是“关爱无处不在,感动无时不存”,在这么多可选的素材中,我们一定要选择自己真实经历过的。只有真实,才会有话可说,才会有话可写。在“真”的基础上再求“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才会让人眼前一亮。
三、选定素材,表达取法
1.畅所欲言,梳理经过,言之有序。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把自己内心深处最温暖的一次经历,讲给小组的同学听,讲要讲得清楚,听要听得认真,互相取长补短。
生进行小组交流。
②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讲述,师进行引导,共同明确以下三点。
整体上要讲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事件的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做到言之有物。
重点经过要讲清:得到关爱之前、关爱之时、关爱之后,做到言之有序。
主要人物的表现要讲细: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做到言之有感。
2.创设情境,激活表达,表达取法,言之有情。
①三年级五班的苗宇含同学,根据自己和老师之间的一段温暖的经历,写了一篇习作,想请在座的哥哥姐姐给她把把脉,提出宝贵意见。大家愿意帮帮她吗?
出示一篇三年级水平的例文,引导学生根据上一环节的讲述,明确例文改进方向---主要人物要写细,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②要把事件的细节诉诸笔端,就要像放电影一样,一边写,一边在脑海中回放当时的情景。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共同回到那一刻。
师生模拟表演,把例文中的第三段情节回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