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2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ppt

生态学---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2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 本节主要内容 一、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五、生态平衡 一、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一)初级生产 1. 概念: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 2.初级生产量的变化 (二)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量的一般生产过程 四 生态系统的能量动态和储存 (一)基本名词解释 生产量(production):一定时期内有机物质增加的总重量。 总生产量(gross production):某一时期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 净生产量(net production):总生产量减去呼吸损失的部分. 初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绿色植物的生产量. 次级生产量(seconddary production):消费者的生产量. 生物量(biomass):任一时间某一地方某一种群、营养级或某一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总重量。(kg/ha、g/m2、kj/m2) 现存量(standing crop):单位面积上当时所测得的生物体的总重量。 生产力(productivity):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生产量,即生产的速率。 二、次级生产量的一般生产过程 (一)、物质循环的特点及类型 (二)、水循环 (三)、碳循环 (四)、氮循环 (五)、沉积型循环 (六)、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 (一)、物质循环的特点及类型 1 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 库 流通率 2 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实际上是在库与库之间彼此流通的。 周转率=流通率/库中营养物质总量; 周转时间=库中营养物质总量/流通率 (一)、物质循环的特点及类型 3.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一)、物质循环的特点及类型 (二 )水循环 水和水循环对于生态系统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它是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通过降水和蒸发这两种形式,使地球水分达到平衡状态。此外,水循环通过地表径流将各种营养物质从一个生态系统搬到另一个生态系统,补充某些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不足。植被在水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三) 碳循环 1.全球碳贮存量约为26×1015吨,绝大部分以碳酸盐的形式禁锢在岩石圈中,其次是化石燃料。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气圈中主要以CO2形式存在的碳。 2.碳在生态系统中循环不平衡引起的生态效应: CO2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致使全球变暖 《京都协定》:限制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 3、保持碳循环相对平衡的生态对策 (1) 减少CO2 的排放: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电采用高效先进技术; 大力发展不含碳的能源和低碳能源代替煤炭——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充分利用各种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天然气、生物能(如沼气利用)等。 (2) 大力开展对CO2的吸收,固定和利用——海洋交换吸收、陆地植树种草、保护森林植被。 (四) 氮循环 氮循环中的主要作用(图) 固氮作用——三条途径: 闪电、宇宙射线、火山爆发活动等的高能固氮,形成氨或硝酸盐,随降雨到达地面,为7.6×106·a。 工业固氮(化肥的制造),目前全世界已达1×108吨。 生物固氮(最重要途径),为5.4×107·a。 氨化作用——由氨化细菌而后真菌的作用将有机氮分解成为氨与氨 化合物。 硝化作用——氨化合物被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氨作用,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变成大气氮,回到大气库中。 (五 ) 沉积型循环(P,S,Ca等) 分子或化合物无气体形态,以固体颗粒存在 主要储存库:土壤,沉积物,岩石圈 循环的全球性不明显 循环性能不完善,易发生局部短缺,难以在短期内补充。 (六)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是指那些对有机体有害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或被分解的过程。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 在食物链营养级上进行循环流动并逐级浓缩富集; 在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泄而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于生物体内; 有些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分解而相反经生态系统循环后使毒性增加。 以DDT、汞为例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 指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放大。 思考:许多生物外源性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很低,通常在ppb级,为什么这么低的浓度还会引起严重的问题? 这正是由于生物放大作用造成的,这样的生物外源性物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难以生物降解;二、具有亲脂性。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生态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在生物进化和群落演替

文档评论(0)

霞霞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