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董氏针灸美容.ppt

  1. 1、本文档共1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董氏针灸美容.ppt

脚踝扭伤 备注:①严重的扭伤感常伴有脱臼的情形,此时,须先将脱臼的骨头接回正确的位置固定后,再以针刺治疗。 ②在治疗期中,完全复原前不可做剧烈运动,以防止二次扭伤。 足跟痛 说明:足跟痛的症状是在行走或立时足跟底部感到疼痛,其原因有足跟处脂肪纤维垫不分部分发炎、急性滑囊炎、跟骨刺及平跖足等。在校园中以足跟撞伤致脂肪纤维垫或滑囊发炎为多,治疗也较为容易。 足跟痛 治疗:(1)取对侧骨关穴、木关穴、中关穴下针,针刺方向为骨关穴朝三毛穴,木关穴朝三星穴,中关穴朝三火穴下针,进针深度一寸至一寸半。再配合董氏导引行气针法,疼痛可立刻缓解。 (2)较严重者可再加正士穴、正宗穴、正筋穴来做擎引行气的作用,可舒缓足跟的气结。 足跟痛 取穴: 骨关穴:手掌朝上,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五分。 木关穴:手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 中关穴:手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处。 正筋、正宗、正士穴:正筋在足后跟筋正中央上方距足底三寸五分,正筋上二寸为正宗穴,正宗上二寸为正士穴。 备注:此病状亦可采用经外奇穴之女膝穴(即于跟骨下)采用中、左、右三方刺。而在擎引行气时亦可采用太溪穴、昆仑穴。 常見雜病症 胃痛 便秘 失眠 月事不调 带下 感冒 胃痛 由于现代人生活步调紧凑:生活作息不正常,用餐暴饮暴食毫无节制,并且市场食用刺激性强的食品例如:辣椒、酒、咖啡……等以及一些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长期下来造成尾部重大负担而导致胃痛。另外长期滥用药物如市面上某些消炎药,会破坏胃壁的黏膜,造成溃疡性胃痛。 胃痛 治疗: (1)土水穴、四花穴、灵骨穴为主,再配合十四经的中脘穴、梁门穴治疗。 (2)配合董氏的按摩导气针法,可达治疗的最高品质。 失眠 失眠的症状是躺在床上不易入睡,或是半夜惊醒数次,以及半夜或一大早睡醒之后便不易再度睡着。年轻人发生失眠症状的原因主要是于心理因素有关,例如工作上的压力、课业上考试的压力,或失恋等情绪上的压力,都可能造成失眠。这与老年人因脏腑衰弱、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不同。通常去除掉失眠的原因后,即可获得痊愈,故应常加以劝道心理放轻松,保持乐观的态度,对失眠的改善极有助益。 失眠 治疗:心灵一、二穴和镇静穴。 首先,应循循善诱找出失眠的原因,例如是否在心理上有过度的压力或刺激,或是环境的变化以及摄取过量咖啡因、兴奋剂的食品、饮料等因素,只要将其原因予以去除,将不药而愈。另外针灸可以辅助治疗。 失眠 取穴:心灵穴: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两筋之间是为心灵一穴,一穴直上一寸是为心灵二穴。 镇静穴:在两眉头之间正中上五分。 备注:临床上的经验,在白天扎针的效果较好,晚上扎有时少数人会有精神亢进现象。 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时间比一般正常时间慢,且粪便会滞留在大肠很长的一段时间。初期便秘不会产生疼痛,经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排便。若是长期性的便秘,可能会引发很多症状,如:食欲不振、打嗝、腹痛,以及头痛、失眠、精神不安、容易疲劳、悸动、精神不易集中或是紧张、兴奋、悸动、不安等情绪性的因素有关。 便秘 治疗: 针四花穴、人皇穴、其门穴、其正穴、其角穴,并于臀部坐骨区、大腿股后区放血。 便秘 取穴:四花穴:上穴位于外膝眼直下三寸,胫骨外廉,「十四经」之足三里穴内侧一寸处。上穴下四寸五分,偏外侧一寸二分为中穴,中穴直下五寸为下穴。 人皇穴:内踝骨上缘直上三寸五分。 其门穴:手背虎口朝上,当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 中央下二寸偏内侧一寸处是穴。 其正穴:其门穴直上四寸。 其角穴:其门穴直上二寸。 臀部坐骨区:骶椎及其两侧。 大腿股后区:臀下横纹起至腘部后膝横纹上四寸止。 月经不调 说明:月经不调是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到停经前常会面临的问题,泛指女子之月经周期过长或过短,月经量过多或过少,及两经期之间出血都称为月经不调。一般认为,月经先期属于血热,多并见心烦、面赤且经血色红而多;经水后期属于虚寒,多并见面无血色,经血暗淡且量少;经水先后无定期属肝气郁结,通常伴有胸闷嗳气的症状。 月经不调 治疗:(1)妇科穴、上三黄穴、下三皇穴、 灸关元。 (2)臀部坐骨区放血。 月经不调 取穴:妇科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两分一穴,共计五穴。临床上任取三穴倒马即可。 上三黄:大腿内侧正中央为明黄穴,明黄穴上三寸为天黄穴,明黄穴下三寸为其黄穴。 下三皇:膝盖弯曲,胫骨内侧。胫骨内侧下缘凹陷处直下一寸,即阴陵皇下一寸处是天皇穴,天皇穴下四寸为地皇穴。内踝骨上三寸五分、胫骨内侧前缘,即「三阴交」上五分处为人皇穴。天皇、地皇、人皇简称为下三皇。 臀部坐骨区,位于尾骶椎及其两侧区域。 月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