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章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性障碍.ppt
第二节 躯体形式障碍-躯体畸形障碍 2、临床表现及特征 过份专注于想像的或过于的外表缺陷 一天花3到八小时的时间照镜子 经常从他们亲友寻求证实 依赖于整形外科手术 慢性起病,早年受到嘲笑或父母关爱少 合并强迫症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第二节 躯体形式障碍- 病因 1、生物学因素 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史 与遗传易感素质有关 女性更容易躯体化,男性更容易反社会 右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失调 医源性因素 第二节 躯体形式障碍- 病因 2、心理学因素 心理动力学:防御焦虑 行为学和社会文化学的观点:病人角色采用 认知的观点:身体感觉的曲解 心理动力学的病因解释 弗:没有表达的强烈情感导致 儿童时期的潜意识冲突,转化为躯体症状 疑病症:焦虑是由不能接受的愿望,超我将性能量(敌意)指向自我 退行作用:倒退回生病孩子的状态 初级获益:避免焦虑 二级获益:逃脱责任 第二节 躯体形式障碍- 治疗 1、相关问题 2、药物治疗:三环类抗抑郁 3、心理治疗 心理动力治疗:揭示无意识冲突 认知行为治疗:改变思维习惯 暗示治疗 家庭治疗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 Dissociative disorder定义: 指患者不再具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能力,一些心理功能-认同、记忆、对自我或环境的认知-被离出了意识。这些障碍并没有可检测的大脑损伤。 ※区别于正常的“分离”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人格解体障碍 1、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流行病学研究 平均发病年龄16岁 急性发展,慢性病程 共病于焦虑和情绪障碍及回避、强迫人格障碍 2、临床表现及特征 丧失自我“意识” 现实解体感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人格解体障碍 丧失再认记忆 情感反应少 知道自己的感觉不真实 3、诊断与鉴别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分离性遗忘 1、Dissociative amnesia流行病学研究: 重大创伤性事件之后 伴多种症状(抑郁、头痛)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分离性遗忘 2、临床表现与特征: 五种形式遗忘 局限性遗忘;选择性遗忘;广泛性遗忘; 延续性遗忘;系统性遗忘。 情节记忆 3、诊断与鉴别 顺行性遗忘(区别于器质性遗忘)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分离性漫游 1、Dissociative fugue流行病学研究 约0.2%,发生在成年期 严重心理创作之后 2、临床表现与特征: 逃离心理困境,离家漫游 新的身份,有目的生活,第一次遗忘 清醒后第二次遗忘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分离性身份障碍 1、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多重人格障碍 女性患者为男生3-9倍 儿童期发病,20-30首次确诊 不经治疗,持续一生 伴药物滥用、抑郁、躯体化障碍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分离性身份障碍 2、临床表现与特征: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身份或人格状态。每个子人格都有独特的记忆、行为、思想以及情感 子人格交替、反复控制患者 转换 人格之间的觉察不对称 子人格有戏剧性差异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分离性身份障碍 3、诊断与鉴别: 假装DID 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 1、假设: 逃避不能应付的情境 2、生物学观点:大脑功能缺失 3、心理动力学观点:防御焦虑 4、行为学和社会文化学观点:社会角色分离 获得奖赏或避免压力的反应;获得同情和逃避责任的策略 5、认知的观点:记忆功能失调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病因 第三节 分离性障碍-治疗 1、药物治疗:抗抑郁剂 2、心理治疗:以心理动力学治疗为主 整合患者分离了的人格状态 Kluft的三分之一原则;9个步骤 催眠术:诱发分离症状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第十章 躯体形式障 碍和分离性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一、相关概念 1、癔症性躯体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 2、癔症性神经症 3、转换性障碍 二、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的异同 躯体形式障碍 分离性障碍 DSM-Ⅳ 躯体化障碍 分享性遗忘 疑病症 分离性漫游 转换性障碍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疼痛障碍 人格解体 身体畸形障碍 ICD-10 躯体化障碍 分离性遗忘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分离性漫游 疑病症 分离性木僵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出神与附体障碍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分离性运动障碍 其他躯体形式障碍 分离性抽搐 躯体形障碍,未特定 分离性感觉麻木和感觉丧失 混合性分离(转换)性障碍 其他分离(转换)性障碍 分离(转换)性障碍,未特定 CCMD-3 躯体化障碍 癔症性遗忘 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 癔症性漫游 疑病症 癔症性木僵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癔症性附体障碍 其他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