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恶性综合症.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恶性综合症.ppt

电休克治疗 一些研究提示,电休克对于支持和对症、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电休克治疗有效,同时也可以用于原发性恶性紧张症、残留型紧张症和帕金森病。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提示,对于存在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在进行麻醉时使用琥珀胆碱需要注意高钾血症和心血管并发症。 预后 一般而言,在停用了抗精神病药之后,大多数患者都能自行缓解,平均恢复时间为7-10天,大多数都能在一周内恢复,几乎所有的患者都能在1个月能恢复。若患者使用的是长效制剂,恢复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 在2015年美国神经病学年会(AAN 2015)上还报告了致恶性综合征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其中高龄为恶性综合征预后不良的显著预测因素,其他还包括急性肾损伤、呼吸衰竭和癫痫,若你的患者存在以上高危因素,就要长点心了。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恶性综合征 读书报告 邓睿 2016-12-16 导语 恶性综合征(NMS)为1960年由一名法国精神病学家Delay 首次进行报道,为精神科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持续高热、肌肉强直、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 恶性综合征虽在临床不多见,但病死率高达20%,堪称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致死的头号杀手,与以往相比,现在病死率可能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可能与治疗方法不断优化,临床上对恶性综合征重视程度增强,能够及早识别恶性综合征并治疗有关。 致病机制 ①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滞:认为NMS的发生与中枢NE、DA、GABA、ACH、5HT等递质的失衡有关; ②骨骼肌功能障碍:神经阻滞剂可能影响了患者肌细胞钙的运转造成了高热、肌强直、横纹肌溶解,提示有骨骼肌多种功能障碍。 致病机制 抗精神病药占据了DA受体:抗精神病药对DA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使DA不能与其受体正常结合,改变受体的敏感度,从而竞争性抑制DA能递质传递的作用。 排空或耗竭DA:部分药物具有此作用,破坏了多巴—胆碱能平衡,使DA的抑制作用减弱,则胆碱能作用占有优势,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 肾上腺素能受体受到阻滞:从而产生低血压、心动过速、尿潴留等自主神经症状。 药物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高热。 导致恶性综合征的药物 几乎所有的DA拮抗剂都与恶性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4类: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氟奋乃静等。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 治疗恶心、胃瘫的多巴胺受体阻滞药物:丙氯拉嗪、异丙嗪、曲美苄胺、硫乙拉嗪、甲氧氯普胺等。 治疗心境障碍药物:阿莫沙平、碳酸锂等。 总体而言,因单一用药而导致的恶性综合征,绝大多数因为药物加量过快。抗精神病药的剂量过大、加量过快、胃肠道外给药,合并用药或频繁换药,也容易导致恶性综合征的发生。 危险因素 兴奋躁动、拒食拒饮、躯体耗竭、约束,脱水。 既往存在中枢神经系统DA活动及受体功能异常。 既往存在脑器质性疾病或发生过恶性综合征,有家庭聚集现象,有基因易感素质。 合并躯体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危险因素 引起NMS 的主要药物以抗精神病药最为常见,其他还有锂盐、卡马西平、抗抑郁剂等。抗精神病药物中几乎所有的药物均可引起NMS ,尤其是高效价低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中以氟哌啶醇居多。 通常认为:口服、肌注、静脉给药均可引起NMS。但肌注及静脉注射时更易于发生。NMS 往往出现在更换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或加量过程中以及合并用药时(如锂盐合并氟哌啶醇) 。兴奋、拒食、营养状况欠佳、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时更易发生,男女无差异,各年龄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恶性综合征以持续发热、肌肉强直、震颤、严重心血管症状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最具特征性。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大量出汗、尿潴留、心跳快(超过基线50%)、心动过速(超过基线25%),血压波动(在24h内,收缩压变化25mmHg或舒张压20mmHg),流涎及皮脂腺增多等。 意识障碍:昏睡、谵妄、昏迷。开始以意识范围缩窄、注意受损、行为紊乱为主,逐渐从兴奋转向抑制,直至昏迷。 严重椎体外系症状:肌肉强直、运动不能、木僵、缄默、构音或吞咽困难。 高热、肾衰、循环系统衰竭等 检查 没有特异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