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 报任安书(节选)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VIP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 报任安书(节选)试题 苏教版必修5.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 报任安书(节选)试题 苏教版必修5

PAGE PAGE 5 报任安书(节选)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则仆偿前辱之责 B.思垂空文以自见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C.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见狱吏则头枪地 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及罪至罔加 解析:D A项,“摩”同“磨”,“责”同“债”;B项,“见”同“现”,“关”同“贯”;C项,“失”同“佚”,“枪”同“抢”;D项,“罔”同“网”。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解析:C A项,“固”,均为副词,本来。B项,“于”,均为介词,在。C项,“所”,表被动;表处所,……的地方。D项,“所以”,均为代词,……的原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流俗之所轻也 B.其次不辱身 C.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D.魏其,大将也,衣赭衣 解析:C “相”,偏指一方,这里指代对方。A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D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B.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C.下流多谤议 D.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解析:B A项,非常:古义是“不同寻常”,今义是“十分,极”。B项,郁结:古义、今义均为“积聚不得发泄”。C项,下流:古义是“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义指“卑鄙龌龊”。D项,发愤:古义是“发泄愤懑”,今义指“决心努力”。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书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解析:B “却不以为辱”错,司马迁知道是莫大的耻辱,但是他选择了“践志”,以实现人生价值为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僭,即僭越。超越自己的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权、礼仪行事。 B.道,古代行政区划名,比如唐代曾分全国为十五道;“路”也是行政区划名。 C.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如“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D.江左,江东,长江下游以南地区。而“江表”则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江南地处长江之外,故称,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解析:C 举例错,例句中“足下”指范增,他既不是战国人,也不是 国君。 7.名句默写。 (1)用概括性的句子评论古人著书立说的原因的句子是:“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        ,思来者。”? (2)司马迁认为《诗经》成书的原因是:“《诗》三百篇,         。”? (3)司马迁认为文王、仲尼、屈原和左丘明著书的原因是:“盖         ;仲尼厄而作《春秋》;        ,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4)司马迁认为孙子著书的原因是:“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 答案:(1)不得通其道 故述往事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4)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 ?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文:? ? 答案:(1)《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 (2)也是想要探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变化的规律,成就一家的学说。 二、拓展阅读 (2017·全国新课标高考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