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肝性脑病PPT.ppt
修饰肠道菌群,促进产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产尿素酶的细菌的生长 导泻 降低结肠腔内 pH, 促进NH3 转化为不能吸收的 NH4 ○治疗要点 尚无特效疗法,常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降氨药物 ①谷氨酸钾:(每支6.3g/20ml 含钾34mmol/L) 谷氨酸钠:(每支5.75g/20ml 含钠34mmol/L) ②精氨酸:促进尿素合成,适用于PH偏碱者。 GABA/BZ 复合体拮抗剂 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GABA受体的拮抗剂 氟马西尼(flumazerlil)弱安定类受体拮抗剂。 减少或拮抗假神经递质 纠正氨基酸代谢的不平衡 抑制大脑中假神经递质的形成。 人工肝 是指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替代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或相关疾病的方法。由于人工肝以体外支持和功能替代为主,故又称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2、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 ○治疗要点 尚无特效疗法,常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每天入液总量以不超过2500ml为宜,肝硬化腹水病人一般以尿量加1000ml为标准控制入液量,以免血液稀释,血钠过低而加重昏迷,注意纠正低钾和碱中毒,及时补充氯化钾或静滴精氨酸溶液。 保护脑细胞功能 可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深昏迷者,应作气管切开排痰给氧。 防止脑水肿 静滴高渗葡萄糖、甘露醇等脱水剂。 3、对症治疗 ○治疗要点 尚无特效疗法,常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减少门体分流 肝移植 肝细胞移植 4、其他治疗 护理诊断 意识障碍 与血氨增高,干扰脑细胞能量 代谢和神经传导有关。 ○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加强临床护理,提供情感支持: 密切注意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如病人有无冷漠或欣快,理解力和近期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以及扑翼样震颤。 观察病人思维及认知的改变,可通过刺激或定期唤醒等方法评估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 监测并记录病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瞳孔变化。定期复查血氨、肝、肾功能、电解质,如有异常应及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尽量安排专人护理,训练病人的定向力,利用媒体提供环境刺激。 对烦躁病人应注意保护,可加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发生坠床及撞伤等意外。 在病人清醒时向其讲解意识模糊的原因,安慰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切忌嘲笑病人的异常行为。 ○护理措施 去除和避免诱因: 饮食护理: 1、避免应用镇静药和催眠药 2、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 3、防止感染 4、防止大量输液 5、防止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6、积极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7、禁食或限食者应避免发生低血糖 昏迷:无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神志清醒:逐渐恢复蛋白质饮食,20g/d,增加10g/3-5d。以碳水化合物和植物蛋白为好,脂肪少用。 不宜用Vit B6,因其在外周神经处转变为多巴胺,影响多巴进入脑组织,减少中枢神经的正常传递递质。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 昏迷病人的护理: 1、新霉素可引起听力或肾损害,故不应超过1月,并注意监测。 2、应用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适应注意监测血钾、血钠的浓度。谷氨酸钾为碱性,使用前应注射3-5g维生素C,碱血者不宜使用。 3、应用精氨酸不以速度太快,否则以引起流涎、呕吐、面色潮红等反应。因其为酸性,应避免与碱性药物配合使用。 4、乳果糖可致产气,应从小剂量开始。 5、大量输注葡萄糖,避免低钾血症、心力衰竭和脑水肿。 6、积极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7、禁食或限食者应避免发生低血糖 1、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做好口腔护理 4、注意防压疮 5、尿潴留:留置导尿 6、给病人被动运动,防血栓、肌肉萎缩 护理诊断 照顾者角色紧张 与病人意识障碍、照顾者 缺乏有关照顾知识及经济负担过重有关。 ○护理措施 评估照顾者角色和应对能力 提供社会支持 协助照顾者制定照顾计划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亲属介绍肝性脑病的基本知识和导致肝性脑病的各种诱因,教给他们预防肝性脑病的措施,如合理饮食,不滥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各种感染,戒烟酒等。 使病人及亲属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同时要让病人及亲属认识到有效的自我保健可使病情稳定,延缓病情发展,从而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亲属如何早期识别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思维过程变化、性格行为失常、睡眠障碍等有关精神神经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就诊,尽早治疗。并指导亲属给予病人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 指导病人严格遵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主要副作用。要求病人定期复诊。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