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外科护理学之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ppt

课件:外科护理学之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外科护理学之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ppt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1.症状和体征 潜伏期1~12个月,平均3个月。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男性常见于冠状沟、龟头、包皮系带和尿道口;女性多见于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口和宫颈;同性恋者可发生于肛门、直肠。皮损初起时为细小的淡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增多,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增生物,根部常有蒂。疣体呈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摩擦后有渗出或糜烂,继发感染有脓性分泌物和恶臭。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可有瘙痒、灼痛或性交不适等。淋病病人更易诱发本病。若病人无肉眼可见的疣体,但醋酸白试验阳性,称为亚临床感染。 2.辅助检查 (1)醋酸白试验:适用于肉眼检查不能发现明显疣体的病人,在可疑皮损处外涂5%醋酸3~5分钟,肛周皮肤处15分钟,若局部变为白色即为阳性,可诊断本病。 (2)组织学检查:取皮损处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可见乳头瘤样增生,颗粒层和基层上部细胞有空泡形成。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1.症状和体征 潜伏期1~12个月,平均3个月。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男性常见于冠状沟、龟头、包皮系带和尿道口;女性多见于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口和宫颈;同性恋者可发生于肛门、直肠。皮损初起时为细小的淡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增多,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增生物,根部常有蒂。疣体呈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摩擦后有渗出或糜烂,继发感染有脓性分泌物和恶臭。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可有瘙痒、灼痛或性交不适等。淋病病人更易诱发本病。若病人无肉眼可见的疣体,但醋酸白试验阳性,称为亚临床感染。 2.辅助检查 (1)醋酸白试验:适用于肉眼检查不能发现明显疣体的病人,在可疑皮损处外涂5%醋酸3~5分钟,肛周皮肤处15分钟,若局部变为白色即为阳性,可诊断本病。 (2)组织学检查:取皮损处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可见乳头瘤样增生,颗粒层和基层上部细胞有空泡形成。 案例:汤女士,28岁。患二期梅毒,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病人出现发热、寒战、头痛、肌痛、心动过速等症状。请你对病人该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指导。 问题评析:根据病人的病史和症状,病人可能出现了吉海反应。是由于梅毒病人接受高效抗梅毒螺旋体药物治疗后梅毒螺旋体被迅速杀死并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机体发生的急性变态反应。它一般出现在首次大剂量使用青霉素后。 因此,为防止吉海反应,在治疗前应给予泼尼松5 mg,口服,每日4次,连续4日。 案例评析 谢谢观赏!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第二十一章 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 外科护理 1.了解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的病因、发病机制。 2.熟悉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治疗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据理问题/诊断。 3.掌握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4.能正确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 学习目标 病人,张某,男性,40岁,2周前有不洁性交史,近2天发现有黄色脓液从尿道口溢出,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及会阴部坠胀感来就诊。查体:T?39℃,P?76次/分,心肺检查正常。专科检查:尿道口有轻度红肿,并有黄色脓液封住尿道口,双侧附睾有肿胀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脓液涂片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 思考:1.请你作出初步诊断,并叙述该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你应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3.你如何进行该病人的护理评价? 病例导入 第一节 梅毒病人的护理 01 part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该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而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侵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该病还可通过胎盘传染给下一代,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和体征。 【病因】 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因其用普通染色时透明不易着色,又称苍白螺旋体,为纤细的螺旋状、厌氧微生物。离开人体不易生存,煮沸、干燥、日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杀灭,最佳生存温度为37℃,加热至41℃可存活2小时。其耐寒力强,4℃可存活3日,0℃可存活48小时,-78℃保存数年仍具有传染性。梅毒螺旋的致病性与其体表面含有黏多糖和黏多糖酶有关,黏多糖能保护病原体本身并有抗吞噬作用,黏多糖酶则可分解宿主含黏多糖的组织,如皮肤、眼、胎盘和脐带等,引起受侵组织的破坏、血管塌陷和血供受阻,造成管腔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动脉周围炎及组织坏死、溃疡等病变。 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早期梅毒病人最具传染性,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1年内传染性最强;其次是通过母婴传播、间接接触或输血等感染。 【发病机制】 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首先侵入附近淋巴结,2~3日内经血行播散全身;2~4周后在入侵部位形成硬下疳,即一期梅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