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悟情是古诗鉴赏的抓手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高考为了体现学生对诗歌艺术的传承,设置了诗歌阅读鉴赏题,直接考查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从高考18套语文试题中古诗鉴赏试题命题角度看,所有试题都紧扣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五个考点。但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1)分析情感试题有13道,(2)结合全诗分析情感试题有7道,(3)以“1手法+1情感”组合的试题有11道。由此可见,准确把握诗歌情感是解读诗词的重要抓手。中国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披文观诗,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从解题技巧看,高考中分析意象、分析意境、分析炼字、分析手法等各种类型古诗鉴赏题的答案要点中最后一步都要点明情感,这是重要的得分点。因此,备考时教师要在体悟诗歌情感方面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学生在考试中怎样才能快速、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呢?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材料的整体性,不可忽视附加材料
为了考查学生知识、技巧的整合能力与灵活运用能力,高考中选用的半数诗歌是非著名诗人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作品。面对陌生的阅读素材,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全面阅读所给材料,切忌凭借个体经验随意放弃材料或者在解题过程中丢三落四地选用材料。因为诗歌的题目、作者和注释,和正文内容密切相关,对准确理解诗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注意诗歌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时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古诗的题目不仅交代诗歌所咏对象和事件,还常以“怨、愤、哀、喜、别”等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如张籍的《秋思》、柳中庸的《征人怨》。
其次要关注作者和注释。对于著名诗人的作品,学生可凭借平时积累的作者生平、主题风格、主流思想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类比联想或相关联想,来突破分析未知古诗的难点。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作者借搏击风浪的“一叶白头翁”,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态度和旷达豪迈的情怀。这与课文中学过的他的另一首词《定风波》所抒发的情怀是相似的。学生解题时能联想到这一点,就能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对于名气不大的作者的作品,学生更要关注注释,注释有时就是解答问题的一把“钥匙”。注释有的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的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帮助你理解文意或暗示你本诗的用典及意境。“文章合为时而著”,对关于作者当时处境或创作背景的注释尤其要重视,只有密切联系它,才能做到知世论事,知人论文。
例如(2008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释】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结合注释创作背景的介绍,才能把握诗句中“亦难为”“自在飞”表层及深层含义。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注释为学生降低了解题难度,有利于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联系语境,着眼整体把握诗意
把握诗歌感情需要整体着眼,全盘考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抓一点不及其余。例如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单看标题就会认为诗歌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喜悦之情,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诗的颔联“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写别后重逢已是头发稀疏鬓角斑白,表现的是伤感之情。由此可知,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所以学生在解读诗歌时,要题文合一,题文并重,相互参照,才可做出判断,不能断章取义。
需要指出的另一点是,学生在解读诗歌时不能受“惯性”思维、“定势”思考的影响,抛开对具体诗句的咀嚼品析,凭借着对某一事物的旧有认知,对诗歌的主旨作出错误的解答。例如曾巩的《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因为很多学生对柳树意象有一个牢固的认识,一看到这是咏柳的诗,马上想到咏柳颂春或折柳赠别表达不舍之情,所以丢开了文本,对诗歌的主旨做出错误判断。而这首诗写的是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走向辉煌2011高考语文阅读飞跃与写作_g3-cn11h.pdf VIP
- 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02J611-1钢钢木大门图集(OCR).pdf VIP
-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标准课件.pptx VIP
-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pptx VIP
-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婚纱影视拍摄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小学情景教学课件.ppt VIP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全、最完整范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