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章非晶态结构与性质.ppt
当R2O、RO等氧化物引入石英玻璃,形成二元、三元甚至多元硅酸盐玻璃时,由于O/Si比增加——三维骨架破坏——玻璃性能改变。 (2)玻璃的结构参数 X-每个多面体中平均非桥氧数; Y-每个多面体中平均桥氧数; Z-网络形成正离子的氧配位数; R-玻璃中氧离子摩尔总数与网络形成正离子摩尔总数之比。 它们的关系是: X+Y=Z 和 X+1/2Y=R 或 X=2R-Z Y=2Z-2R 玻璃的4个基本结构参数: 硅酸盐、磷酸盐玻璃Z=4,硼酸盐玻璃Z=3 两种化学组成不同的玻璃,但当它们的具有相同的Y值时,它们几乎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Y是结构参数。玻璃的很多性质取决于Y值。Y2 时硅酸盐玻璃就不能构成三维网络。 在形成玻璃范围内: Y增大,网络紧密,强度增大,粘度增大,膨胀系数降低,电导率下降。 Y下降,网络结构疏松,网络变性离子的移动变得容易,粘度下降,膨胀系数增大,电导率增大。 ①石英玻璃(SiO2) Z=4 R=2 X=2×2-4=0 Y=2(4-2)=4 ②Na2O·2SiO2 Z=4 R=5/2 X=2×5/2-4=1 Y=2(4-5/2)=3 ③2Na2O·SiO2 Z=4 R=4 X=4 Y=0(不形成玻璃) ④10%molNa2O·8%molCaO·82%molSiO2 Z=4 R=(10+8+82×2)/82=2.22 X=0.44 Y=3.56 并非所有的玻璃都能简单地计算4个参数,因为实际玻璃中出现的离子不一定是典型的网络形成离子或网络改变离子。如:Al2O3,这时不能准确确定R值。 当 时,Al3+离子被认为是四面体 配位,此时作为网络形成离子计算,此时,得到的Y值比实际的大; 当 时,Al3+被视为网络改变离子 计算,此时计算得到的Y值较实际的小。 ⑥10%molNa2O·8%molAl2O3·82%molSiO2 Z=4 R=(10+24+82×2)/(82+8×2)=2.02 X=0.0 Y=3.96 硅酸盐玻璃与硅酸盐晶体结构上显著的差别: (1) 晶体中Si-O骨架按一定对称性作周期重复排列,是严格有序的,在玻璃中则是无序排列的。晶体是一种结构贯穿到底,玻璃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往往是几种结构的混合。 (2) 晶体中R+或R2+阳离子占据点阵的位置:在玻璃中,它们统计地分布在空腔内,平衡Onb的负电荷。虽从Na2O-SiO2系统玻璃的径向分布曲线中得出Na+平均被5~7个O包围,即配位数也是不固定的。 比 较 (3)晶体中,只有半径相近的阳离子能发生互相置换,玻璃中,只要遵守静电价规则,不论离子半径如何,网络变性离子均能互相置换。(因为网络结构容易变形,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离子互换)。在玻璃中析出晶体时也有这样复杂的置换。 (4)在晶体中一般组成是固定的,并且符合化学计量比例,在形成玻璃的组成范围内氧化物以非化学计量任意比例混合。 由于玻璃的化学组成、结构比晶体有更大的可变动性和宽容度,所以玻璃的性能可以作很多调整,使玻璃品种丰富,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结论 硅酸盐玻璃与硅酸盐晶体性能上的差别 玻璃的通性:各向同性;介稳性;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的过程是可逆的与渐变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完成,无固定熔点;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物理、化学性质随成分变化的连续性。 晶体的通性:自范性;均一性;各向异性对称性;最小内能和最大稳定性。 作业4-2: 4.16 (1), 4.17(2号组成改为10%Na2O、20%Al2O3和 70%SiO2) 4.5.2 硼酸盐玻璃 纯B2O3玻璃软化温度低(约450℃),化学稳定性差(易在空气中潮解),热膨胀系数高,故纯B2O3玻璃实用价值小。 需与R2O、RO等氧化物组合才能制成稳定的硼酸盐玻璃,具有某些优异的特性:硼酸盐玻璃作为原子反应堆的窗口材料以屏敝中子射线,对X射线透过率高,电绝缘性能好。 1、硼硅酸盐玻璃的结构 纯氧化硼玻璃的结构可看成是由[BO3]三角体无序地相连接而组成的向两度空间发展的网络。 B2O3玻璃具有层状(或链状)结构的特性,即其同一层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