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电力革命) 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 18 世 19 世纪 70 年代( 19 世纪 纪下半叶) 下半叶) 20 世纪四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 世纪上半期 20 世纪 初 仍在进 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 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劳动力 圈地运动 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技术 自然科学的发展 殖民扩张(国外) 市场 圈地运动(国内) 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自有资本主义发展,资 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 社会关系 内确立;工业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产生 社会结构 城市化 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沦为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 国际关系 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 步形成  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废除黑奴制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对商品的需求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产业结构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部平衡加剧  科教的迅猛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技术基础 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 工业布局的新变化 进入信息时代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产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 化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确立 全球一体化 开始:机器(珍妮机)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 主要标志 的发明和使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 动力机 改良的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理论 基础 牛顿 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 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 对论 能 源 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实 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发 明 家 瓦特、斯蒂芬森、科尔 本茨、戴姆勒、爱 迪生、 特 莱特兄弟 主 要 发 明 (最重要发明: 蒸汽机) 最重要发明:电机、内燃 最重要发明:电子计算机 (成果) 瓦特改良蒸汽机 机 1945 年美国制成电子计算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 1957 年 10 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 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等, 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 20 世纪 70 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 汽车 技术形成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 者Ⅰ号) 产生的新 棉纺织业、金属冶炼业、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 兴产业部 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 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 门 业 船工业, 交通工具 汽船(轮 船)、火车(蒸 电车、汽车、飞机 汽机车 ) 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 科学同技术开始紧密结 国为主体;以轻工业为 合;新能技术发明几乎同 主导;以蒸汽动力为主 特点 时发生在几个国家;一些 要标志‘技术发明主要 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 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 进行 经验 第一次工 业革命完成 第二次工 业革命完成后, 后,欧美列强 发动两 次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 国的 鸦片战争,使中 国开 始 狂潮,中 国完全沦为 半殖 对中国的 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民地半封建社 会;中 国民 影响 会;近代工 业产 生(或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 国 洋务企业和民族 资本主 人民救亡 图存运动 高涨 义企业,或中 国资本主 (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 义产 生) 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 滞后 的原因: ①半殖民地化程  1997 年 2 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 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产业等 宇宙飞 船、航天飞机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新中 国的科技 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 关。中 国面临着机遇 与挑战。 度不断加深, 国家主 权进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滞后的原因: 三次科技 第一次工 业革命 时,中 一步丧失; ② 资本主 义列 ①二 战结 束后,中 国处 于内战时 革命时,中 国处 于清朝中后期,受 强对华 商品输出和 资本输 期;②帝 国主义对新中国实 行外交 国没有把 专制政治和 闭关锁国 政 出,严重阻碍了社 会的发 孤立、经济 封锁、军事包围;③新 握科技革 策的影 响,对先进的科 展; ③清 政府政治腐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