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管理学者从历史上吸取许多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把研究过去作为研究管理学的入门。”
丹尼尔·雷恩;理论基础体系;如何认识和分析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及其模式,人们对其有不同的分期主张。
坎贝尔(R.F.Campbell)以管理理论的发展为线索讨论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
以泰罗(F.W.Taylor)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教育中的“科学管理”
以杜威(J.Dewey)的民主思想和梅奥(E.Mayo)的人际关系理论等为基础的“民主管理与人际关系”
以韦伯(MaX.Weber)的官僚制理论和以效率为目标的管理研究为基础的“理性主义”
60年代以后兴起的“开放系统管理”等;霍伊和米斯克尔也基本上是按照管理发展的历史线索讨论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
他们认为,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在过去的90多年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古典组织思想、人际关系、社会科学方法和新出现的反传统方法。”;著名学者塞基万尼(Sergivanni,Tomas)采用历史分析和模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00年来教育管理思想的发展形态。
第一种模式从1900年早期到1930年左右的“关注效率模式”阶段。这种模式又具体分为“科学管理与效率模式”和“官僚制理论与效率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1930年到1965年左右的“关注人的阶段”,着重分析了“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hip)和“人力资源理论” 。
第三种模式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的“关心政治与决策制定”。
第四种模式是“关心文化”模式。;卡尔伯森(J.A.Culbertson)运用历史的方法,以教育管理理论发展自身的逻辑为线索,把1875年到1985年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践者正视教育和管理科学:1875到1900”。本阶段阐明教育和管理科学的范围、主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其一般的研究模式。
第二阶段是“学校管理科学的确立和新观点的发现:1901到1925”。在这一阶段,教育管理理论主要受孔德和斯宾塞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教育和管理科学源流的拓宽和加深:1926到1950”。这一阶段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杜威的思想和孔德的科学概念被用于教育管理理论之中。
第四阶段是“提升为一种管理科学:1951到1966”。格里菲斯、哈尔平等以逻辑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为基础发起了旨在建立一种教育管理科学的“理论运动”。
第五阶段“作为一个防卫概念的管理科学:1967到1985”。这时期许多新理论开始向逻辑实证主义挑战。;中国学者黄威运用历史分析与模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以上各种研究归纳为四种:
1、把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官僚制理论、实证主义与关注效率的模式等结合在一起表述为“古典教育组织理论效率为本模式”。
2、把人际关系和人力资源、实用主义与民主管理和关注人的模式结合起来表述为“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人本模式”。
3、把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关注政治与决策模式结合起来表述为“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理性为本模式”。
4、把开放系统与反传统观点、后实证主义、现象学、主体主义、批判理论、关注文化价值等结合起来,表述为“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多元整合模式”。;罗建河则提出了当代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主观论、价值论、批判理论、文化理论、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和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三大流派;关键提示;一、古典管理理论:效率为本;(一)代表人物的思想;基本观点;对泰勒制的评价;泰勒的同时代人;吉尔布雷思夫妇“动作研究”;甘特图;2.法约尔的基本管理思想 ;对法约尔的评价;3.韦伯的基本管理思想 ;对韦伯理论的评论;古典组织理论是系统化、理性化和科学化的。泰罗强调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法约尔等强调管理原理和原则的科学化和理性化,韦伯重视的是组织制度的科学化和理性化,这三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理论系统。
另外,这些理论无论是个别还是整体都是以理性或科学为标准,以排除个体经验、感情、非理性等的干扰。
最后,三种理论都以效率为本、效率至上。;(三)古典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古典管理理论影响下的教育管理变革;对古典管理理论的批评;古典管理理论的原则;二、人际关系理论:以人为本;(一)代表人物的观点 ;1.照明试验;2、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3、访谈计划试验;4、电话线圈装配试验;(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三)人际关系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人际关系理论影响下的教育管理变革;三、行为科学理论:秉持逻辑实证主义;(一)代表人物的观点;相关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成就需要
Need for Achievement;4、亚当斯的公平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