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家庭观众博物馆经验的学习背包—以英国伦敦和牛津地区博物馆.PDF

促进家庭观众博物馆经验的学习背包—以英国伦敦和牛津地区博物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物館學季刊 ,32(1) :35-57 DOI: 10.6686/MuseQ.201801_32(1).0002 促進家庭觀眾博物館經驗的學習背包 —以英國倫敦和牛津地區博物館 學習背包為例 1 2 摘要 國內博物館針對兒童規劃的教育活動多元且各具特色 ,但各自有其限 制 ,像是教育工作坊 、創作課程 、親子或戲劇導覽等定時活動 ,在時間限 制下也須考量人力培訓或人力支援等成本 ;而互動展示 、體驗空間等伴隨 展覽的體驗活動 ,雖無時間限制 ,但特定空間範圍卻限制了同一時間的參 與人數 。學習背包則有別於上述活動 ,適合家庭觀眾在彈性的地點和時 間 ,自由依照其參觀興趣 ,在展場中運用背包裡的教具與活動 ,認識展覽 內容或文物 。學習背包不僅節省館方人力成本 ,同時也提供家庭觀眾另一 種參觀博物館的活動選擇 。英國倫敦和牛津地區博物館於 1990 年代即針對 家庭觀眾設計學習背包 ,期望家長陪伴孩童觀察 、討論與學習 。學習背包 形式多樣 ,本文分為標準版 (兼具學習手冊與道具)和特殊版 (以道具為主 或以文字量少的手卡代替手冊)兩個項目進行討論 。 本文以文獻分析 、實際考察與訪談等方法 ,探討兒童在博物館的學習 特性 、家庭觀眾參觀博物館的行為 ,接著透過分析學習背包之內容與活動 進行方式 ,檢視學習背包如何豐富家庭觀眾的博物館經驗 。本文指出,學 習背包的設計概念 ,著重讓兒童操作道具或創作 ,鼓勵家長以學習手冊中 的問題引導孩童 ,家長與孩童之間藉由活動設計進行具社會脈絡意義的互 動 ,擁有自由的參觀速度 ,以及與展品互動的學習機會 。博物館開發應用 多元感官且互動性強的學習背包 ,有助於促進家庭觀眾自導式的學習 ,也 能讓兒童對於在博物館中的學習擁有更多的掌握權 。 關鍵詞 :家庭觀眾 、學習/探索背包 、博物館經驗 、博物館學習 1 E-mail: kstorm312@ 2 E-mail: clare7182 1@.tw ,通訊作者 。 35 博物館學季刊32(1) 前言 外博物館學學者皆提及 「 博物館蒐藏豐富 、場域彈性 、觀眾多 元 ,因此可因應不同的場域與特色 ,發展 出各種教育活動 。在針對不同屬性的觀眾 」的概念 。而隨著重 規劃教育活動的同時 ,教育活動的內容也 點轉移至 「觀眾取向」,博物館愈加重視 從單向傳播的導覽活動 ,發展出互動式 、 來訪觀眾的參觀經驗 ,Falk 和Dierking 於 參與式的活動型態 。國內博物館針對兒童 1992 年發表的專書 《博物館經驗》(林潔 規劃的教育活動 ,大多採用互動展示 、體 盈等譯 ,200 1),即從參觀者的角度進行 驗空間、教育工作坊 、創作課程 、親子或 研究 ,提出了 「互動經驗模式」,以個人 戲劇導覽等教育類型 。各種活動的特色和 脈絡 、社會脈絡 、環境脈絡三者的互動來 適合的場域不同 ,像是互動展示只能配合 說明博物館經驗的構成 。其中個人脈絡指 展覽 ,且同時間參與的觀眾數量有限 ;體 的是個人知識背景 、喜好等會影響接收外 驗空間雖可供多數觀眾參與 ,但空間內的 部訊息或關注焦點的個人因素 ;社會脈絡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