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病例1例;;;;;钩虫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血 象RBC正常参考值: 男(4.0 ~ 5.5 ) ×1012/L 女(3.5 ~ 5.0) ×1012/L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男大于120 g/L 女大于110 g/L;;;;;;;
钩虫病导致贫血多为慢性失血所致。钩虫口囊咬附在患者的肠壁上,经常更换吸附部位;且吸食血液同时分泌抗凝物质,引起黏膜伤口渗血,甚至大出血。钩虫病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少见,但若是钩虫病感染严重,也可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钩虫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因无特异性症状、体征,临床上常被误诊。;;;教学要求:
1、掌握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区别; 掌握丝虫生活史、致病、诊断;掌握夜现周期性的概念。
2、掌握旋毛虫幼虫囊包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与诊断。
3、了解丝虫和旋毛虫的流行与防治。;丝 虫 ( filaria)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寄生于人体的有8种
班氏丝虫及马来丝虫引起淋巴丝虫病(lymphatic filariasis)
盘尾丝虫引起河盲症,危害严重
国内有:班氏丝虫、马来丝虫;一、形态
(一) 成虫:
1、细丝线状,
白色,头端膨
大;乳突
2、雌虫生殖
器官双管型,
产幼虫
;(二) 微丝蚴(microfilaria,在外周血中可见)
1、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
2、外被鞘膜,内有体核
3、头间隙: 头端无核区;;; 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
体态 柔和、弯曲自然 僵硬,大弯上有小弯
头间隙 长宽相等 长:宽=2:1
体核 分布均匀、清析 分布不均,有重叠
尾核 无 2个
;;马来微丝蚴;马来微丝蚴;(三) 丝状蚴(感染期幼虫)
具完整消化道;二、生活史; 成 虫
(淋巴系统);生活史要点:
1、终宿主:人和脊椎动物;中间宿主:蚊
2、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期幼虫);感染途径:蚊虫叮咬经皮肤感染人体
3、夜现周期性:
微丝蚴、 肺毛细血管、外周血
;4、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直接产微丝蚴
班氏:主要寄生于深层淋巴系统
马来:??要寄生于四肢浅层淋巴系统
5、成虫寿命:4~10年
;三、致病
1、急性炎症和过敏反应
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样皮炎
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
丝虫热等
;;急性淋巴管/结炎
;;;;;;3.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
(1)乳房、眼、心包;乳糜胸腔积液、乳糜血痰
(2)腹、脾、胸、背、颈、肾等部位形成丝虫性肉芽肿
4. 隐性丝虫病(又名TPE)
表现:夜间阵发性咳嗽、哮喘、疲乏、 低热 、嗜酸性粒细胞超度增多。
;四、诊断
病原学
(一)血液
厚血膜 法:夜间采血(晚上9点至次晨2点),查微丝蚴
新鲜血滴法
海群生白天诱出法
(二)体液及活检;;五、流行
1、传染源:血中带微丝蚴的病人、带虫者
2、传播媒介:
班氏丝虫病: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马来丝虫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2 、治疗遗留下来的乳糜尿和象皮肿病人
3 、 防蚊、灭蚊
4 、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的监测
(人群监测、蚊媒监测、血清学检测)
受检人群微丝蚴率在0.1%以下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旋毛形线虫(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一、形态
(一)成虫:
1、微小线状
雄虫(1.4~1.6)mm× (0.04~0.05)mm
雌虫(3.0~4.0) mm × 0.06mm
;;(二)幼虫囊包:
梭形,大小:(0.25~0.5)mm×(0.21~0.4)mm;
内含1~2条幼虫 ,宿主横纹肌细胞内
;幼
虫
囊
包;;二、
生
活
史;
人吞食幼虫囊包,小肠内脱囊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