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糖尿病动物模型综述.ppt
转基因技术是指研究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借助于实验手段来控制实验动物的特定基因组及其表达等,使动物表现特有的遗传性状; 转基因动物模型采用的哺乳动物和人的基因组有很大的同源性,但来源于人的外源蛋白在动物体内由于作用环境的差异,可能会造成功能的差异而导致没有出现相应的模型性。 基因敲除是利用基因同源重组原理,采用突变的外源DNA片段整合入受体细胞的DNA同源序列中取代某一特定基因,从而获得基因型发生改变的转基因动物,以研究靶基因的体内功能或相关疾病的致病机制,为研究单个蛋白在胰岛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显示了胰岛素分泌作用的轻微缺陷也能导致糖尿病;但很难揭示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发生的根本机制。 常见的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动物包括与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以及胰岛素下游信号元件相关基因,如:IRS- 1、IRS-2、GLUT-4、PTP -1B等基因敲除小鼠; PPAR-γ组织特定基因敲除小鼠; 葡萄糖激酶( GK) 或 GLTU-2基因敲除小鼠; 肝脏特异性胰岛素受体基因敲除小鼠( iL-IRKO) ;β细胞特定基因敲除小鼠; sqstm1 基因敲除( OK) 小鼠; 骨骼肌特异性 LPL( SMLPL( -/-) ) 基因敲除小鼠; IRS-1/IRS-2 双基因敲除小鼠; IRS-1+/-/GK+/-双基因敲除小鼠; 人胰岛淀粉样蛋白多肽过度表达大鼠; GIPR( dn)转基因小鼠; 下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转基因小鼠模型等。 2型糖尿病有两个主要特征:周围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轻度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轻度缺陷的小鼠,杂交后后代可产生2型糖尿病症状。 GK/IRS-1双基因剔除小鼠:IRS-1-/-小鼠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但由于B细胞代偿性增生,胰岛素分泌增多,糖耐量正常。β细胞特异GK表达降低的小鼠,显示轻度糖耐量异常。两者杂交产生的GK/IRS-1双基因剔除小鼠,表现2型糖尿病症状,既有胰岛素抵抗又有糖耐量异常。 医学定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指的是正常量的胰岛素起不到正常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组织对于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 糖耐量:通俗地说就是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可引起妊娠糖尿病,患者胎儿典型特征是巨大,而成年后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概率上升。 杂合体Leptin受体缺乏(Leprdb +)小鼠发生GDM症状,其子代特征与GDM母亲所生胎儿症状相似。杂合体C57BL KsJ-db +小鼠也发生GDM,妊娠引起PI3K与IRS-1解离,与IR结合活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精氨酸磷酸化增多而IRS-1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减少从而使IRS-1结合及激活PI3K能力下降,胰岛素功能不能发挥,出现胰岛素抵抗。 4. 1 胰腺切除法造糖尿病动物模型 此法是最早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 1890年Mehring和Minkowski报道,在切除狗的胰腺后,狗会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严重的糖尿现象。 实验一般选用较大的动物,如狗和家兔等,其次用大鼠。切除实验动物的全部胰腺,可制成无胰性糖尿病动物模型,需补充外源性胰酶。如果希望动物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需保留部分胰腺组织。 艾昭东等在无菌操作下切除实验动物胰腺组织90%左右喂养一段时间后,可成为1型糖尿病模型,胰腺切除90% ~92. 3%的动物比文献报道切除70% ~90%的动物成模时间更短、更稳定,具有手术并发症较少、动物成活率高、术后动物残存胰腺具有一定外分泌功能、喂养比较容易等优点。 高能饮食,主要是脂肪和( 或) 糖类物质含量较高的食物。有研究表明,高能饮食可使动物细胞过度增殖,因此产生的肥又能进一步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于是有研究者采用高脂肪饮食诱导条件下具有发展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遗传倾向的 C57BL/6J 小鼠以及 C57BL/6 和 DBA/2F-代杂合子 BDF1 小鼠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模型。 高能饮食诱导建立的 2 型糖尿病模型有具有类似人类 2 型糖尿病发病病因的优势,既能较好的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发病症状,又不会因化学试剂诱导而导致体内重要器官受损,被广泛用于多种病因病理,特别是因营养过剩导致的 2 型糖尿病相关的研究工作中。 某些病毒 (如鼠脑炎病毒M型变异、柯萨奇病毒) 可诱发若干品系的成年小鼠胰岛β细胞脱颗粒、坏死,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可得到1型糖尿病模型。 黄红兰等用柯萨奇B4病毒诱导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同时研究模型小鼠在病毒病毒感染后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以及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发现一氧化氮可能参与柯萨奇B4病毒诱导的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 用电凝法或注射金硫葡萄糖选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塔望食品品牌策划:品牌就是生意,功能饮料行业如何正确品牌定位.pdf VIP
- 2023春国开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形成性考核作业1)试题及答案.pdf VIP
- HGT20592_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和紧固件(法兰选取).pdf VIP
- 中国脱硫脱硝除尘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现场作业安全工作规程(试行).doc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试(理论考核)题库及答案(2025年深圳).docx VIP
- 手工贴标工艺培训.pptx
- 电梯(困人)机房救援说明.doc VIP
- Power BI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案例教程.pptx
- 建设法规测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