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李婷婷颈椎病.ppt
6.用电脑 长时间用电脑者,要保持眼睛与屏幕在一水平线上,避免过低或过高。 7.锻炼 加强功能锻炼 进行颈部及上肢活动或体操锻炼,以使颈部及肩部肌放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8 .按摩 自我颈肩部肌肉的自我按摩。 9 . 心理调节 颈椎病是一个良性的慢性疾病,治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克服急躁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功能锻炼 1、肩部锻炼 进行双侧肩关节内收内旋和外展外旋动作锻炼。 2、回头望月 双手叉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头部转向一侧,头顶偏向另外一侧,双眼极力向后上方观望,如回头望月状,坚持片刻,进行对侧锻炼 功能锻炼 3、左右侧屈 头部侧屈一侧,同侧手掌部抵住头一侧,与之对抗,坚持3秒;对侧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分别作颈椎左右交替的颈椎侧弯活动 4、左右旋转? 双手叉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眼平视,头颈部缓慢向左右旋转,至最大幅度,停留约5秒钟,回转。活动范围自小而大,但不要强求过大地增加幅度。 出院指导 1、颈部保暖避风寒; 2、出院后卧硬板床,使用荞麦皮枕头,高度约本人竖拳为准颈部保持正常曲度; 3、避免长时间低头、电脑前工作;避免突然转头、甩头等剧烈运动; 4、避免长期佩戴颈围; 5、出院后不宜急于做游泳、跑步、篮球、羽毛球之类的易损伤颈部的活动; 6、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7、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在临床上,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颈椎病。 混合型 试验检查 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 试验检查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 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临床诊断(自我诊断) 1、微微低头,从最突出的第七颈椎开始往上,手轻轻地按压颈椎及左右两侧。如果出现压痛,或者摸到条锁状、砂粒状的硬块,可能就是颈椎问题的所在。因此,这是属于颈椎病的诊断措施之一。 2、检查颈椎活动度也是属于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之一,把颈椎病患者的头缓慢向各个方位旋转,看颈部是否出现疼痛。 临床诊断(医学诊断) (1)肌电图:适用于以肌肉无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主要用途为明确病变神经的定位,与侧索硬化、神经变性等神经内科疾病相鉴别,但对颈椎病的检查条件要求较苛刻,常常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2)颈椎 X 线片:颈椎病X片常表现为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张,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在颈椎的过伸过屈位片上还可以观察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临床诊断(医学诊断) (3)颈椎CT:可更清晰的观察到颈椎的增生钙化情况,对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这也是常见的颈椎病的检查方法。 (4)颈椎MRI:这种颈椎病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常规作为术前影像学检查的证据用以明确手术的节段及切除范围。 病了导入 治疗 颌枕带牵引 颈托和颈围 良好的睡眠体位 良好的工作体位 理疗和推拿等 药物 治疗 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疗法对颈椎病是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对病期较久的脊髓型颈椎病进行颈牵引,有时可使症状加重, 牵引的作用机制 1、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 2、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 3、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和,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也可能得以松解。 4、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有力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 5、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 6、牵引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 牵引的方法 牵引方法:通常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轻症患者采用间断牵引,每日1~3次,每次1/2~1小时;重症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牵引重量可自3~4公斤开始, 一般十天为一个疗程.在进行牵引治疗的同时,若能配合其它治疗措施,可以提高疗效。 颈围及颈托 颈围和颈托均可起到制动的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的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pdf VIP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2025年防火涂料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CDS2.XwithHPLC操作说明资料.pdf VIP
- Python数据分析及应用 课件 第3、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pptx
- 2025村道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我国隧道盾构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doc VIP
- DBJ50_T-460-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OCR).pdf VIP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与地市级合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