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缪《局外人》关于“人”的社会性思 考
陈拥珊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摘要:
《局外人》讲述了因为人类和世界的分离,故而从某种程度上,世界对于我们人 类来说则是一种荒诞的存在。小说主人公莫尔索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他从文明 社会中逃离,隐匿于阳光和大海之后,追寻一种源自生命的本真状态,一种灵 魂的终极自由。作者借此表明了精祌自由的崇高价值观。
关键词:
加缪;《局外人》;社会现状;“人”;社会性;
作者简介:陈拥珊(1976),女,广东汕头人,广州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国际交流 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宄。
收稿日期:2017-08-10
The Social Reflection on Human in Albert Camus’ L’ tranger
CHEN Yong-sh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Abstract:
The seclusion is the theme of L’ tranger, in which the absurdity of the world itself is highlighted. The title character is Meursault, an independent man who got away from the civilization,hidden behind the sun
and sea, in pursuit of the nature of life and ultimate freedom. The author expresses his hunger for spiritual freedom.
Keyword:
Camus; I: tranger; social status; human; socialjty;
Received: 2017-08-10
法国作家加缪的中篇小说《局外人》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者在小说中完 美地阐释了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荒谬”定义lil,讲述了因为人类和世界的分离, 故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则是一种荒诞的存在,也是毫 无意义的一种存在。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对眼前的这个荒诞的世界却是无可奈 何的,同时也是一种无力而为之的表现。
在《局外人》之中,处处充斥着一种浓浓的现实主义色彩,而且都是那些深处于 社会大环境之中的人们必须了解的话题。加缪的《局外人》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姿 态,平静且冷淡的叙述语调,为世人塑造了一个惊世震俗、离经叛道的荒谬的 “局外人”莫尔索[2]。
《局外人》的出版,使得年仅29岁的加缪一举成名。他本人将小说的主题浓缩 为:“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位: 在这种读来让人觉得十分可笑的言语背后,却深藏着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残酷 逻辑,那就是任何一个敢于违反这个社会中最基木法则的人,都必定要受到来 自整个社会的惩罚。
人”的社会性
作为一篇优秀的中篇小说,《局外人》有着很厚重的分量。作者在作品中对其所 处社会中一些十分现实的问题做了深层次的反思,其中折射出作者与众不同的 切入角度,以及其个人独有的简洁有力、一针见血的笔调U1。加缪用其特有的 精神情怀和深沉的感情世界,以及饱含深厚哲理的分析,全面地将“人”的社 会性深刻挖掘出来,从而以最大程度的可能将小说主人公莫尔索形象生动地展 现在读者的视野之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既平凡,乂老实本分、善良温顺的莫尔索。 他对其所生活的社会和周围人都丝毫没有攻击性和危害性,但是一次过失犯罪, 却使得司法部门将其定性为一个十恶不赦、罄竹难书的恶徒。对比莫尔索的个人 品行与司法部门的专属言论,读者就会淸醒地发现司法部门是将莫尔索视为我 们整个人类的敌人,这是一种游离于法律公正之外的司法专政,与此同时,也 充分揭露出司法部门对莫尔索的精神暴虐。当莫尔索将要被执行死刑时,神父强 制要求他必须要对上帝忏悔,此时的祌父其实也是视莫尔索为整个人类的敌人, 故而才对其进行逼迫和劝慰,就像摆在祭坛上的牲礼m。
从司法程序的角度来审视,莫尔索是案件的当事人,但是却一直被置于事外的“局外人”,这是法律的荒诞。而当我们从为莫尔索进行量罪定刑的这一法律基
本准则上来重新审视莫尔索之死时,会惊讶地发现他不是死于法律准则,而是 死于一种大众的意识形态和基木的世俗观念。这是世俗社会的荒诞。至此,莫尔 索自己也清醒地发觉,在这个案件的审讯过程当中,没有人去关注这一命案中 他所提供的案件细节,以及此事的前因后果,而司法当局对此也并未作与此相 关的深入性调查和案件分析,而是将全部的重点都集中在莫尔索本人的日常生 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