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明器和一斗三升 汉明器和一斗三升 汉明器和一斗三升 中国建筑史——封建社会建筑前期1 战国(前475-前221年) 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潮。高台建筑很盛行。斧、锯、锥、凿等的应用,墓结构技术精良。瓦的广泛使用,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 秦(-前206年) 统一了法令、货币、度量衡、文字,修驰道,筑长城。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其中阿房宫、骊山陵墓规模之大,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将原有秦、燕、赵长城扩建,联成3000余公里长。 2007-02 中外建筑史》 阿房宫 位于陕西咸阳上林苑内,前殿名为阿房,即被称为阿房宫,前殿建在东西1200米,宽450米,高7-8米的夯土台基上。工程浩大,至秦亡尚未完工。 2007-02 中外建筑史》 上图秦皇陵鸟瞰 周、秦明堂平面图,方形围墙正中为明堂,其平面呈“亞”字形,九室,当中一室称太室,四周之室代表春夏秋冬五行等。 2007-02 中外建筑史》 名 词 解 释 人类的祭祀活动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后期。伴随这祭祀活动,相应地产生场所、构筑物、建筑,这就是坛庙。至秦汉时期,统治者建立了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的完整礼仪制度,并修建了相应的建筑。坛庙主要可分为三类: 祭祀自然神—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由皇帝亲祭,社稷坛为祭祀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征国土和政权。 祭祀祖先—帝王祖先称为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 先贤祠庙—如孔子庙、武侯祠、关帝庙等。 明堂—又称“世屋”,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物,是皇帝居住、颁昭、早朝、及与天地沟通的场所,相当于宫殿和坛庙的总和。 五帝—分别掌管天上五方的帝君,白帝、青帝、黄帝、赤帝、黑帝。 复道—在道路两侧建墙,皇帝坐车辇行于其内,以利安全。 2007-02 中外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封建社会建筑前期2 汉(前206 -220年) 古代建筑繁荣期,其宫殿如未央宫、建章宫等也是前无古人的,突出表现在木结构的渐趋成熟,抬梁式、穿斗式已出现,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较多应用在墓室。 三国、晋、南北朝(-589年) 连年战争,产生薄葬思想。南方经济文化较发达。里坊街道严整、分区明确的城市规划。佛教的传入引起佛教建筑的兴起。佛寺、佛塔和石窟是当时突出的建筑形式。同时山水风景园林建设也极其兴盛。 2007-02 中外建筑史》 左图为汉代出土的明器,可见斗拱已成为楼阁中的主要构件。右图为“一斗三升”这一最基本的斗拱组合方式。 2007-02 中外建筑史》 本图为建章宫和未央宫的关系示意。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西南,面积约5平方公里,占全城面积的1/7。汉代建筑的特点是屋角平直无起翘,造型质朴简洁,体量雄伟,气势恢弘。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建建章宫。宫内千门万户,及大型的山水风景园林。 2007-02 中外建筑史》 左图汉代墓穴内的“黄肠题凑”;右图为位于四川雅安东汉太守高颐的墓阙 2007-02 中外建筑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陵墓 该时期的墓葬形制和建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西汉时期,帝陵的地下部分基本采用土坑,它以黄肠题凑为墓室;东汉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结构。 秦汉时代时兴厚葬,筑巨大的陵台;三国时期战乱纷扰,很多陵墓被盗掘,在曹操提倡下,薄葬之风由东汉末年一直贯穿至南北朝。 2007-02 中外建筑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城市建设 是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经过这个时期后,城市规划的风格手法就基本定型。 秦始皇于渭水两岸建造大量宫殿,并模拟二十八宿,将咸阳建成“取法天地”的城市;汉代长安以秦朝离宫为中心建城,规划性不强,汉代洛阳规划强于西汉,但城内南北二宫使城市分区仍显杂乱;魏国城市规划清晰明确,称为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的里程碑;南北朝,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南朝基本保持魏晋传统,建都建康(南京),北魏建都则吸取建康的规划经验,又有所创新。 2007-02 中外建筑史》 494年,北魏在洛阳建新城。洛阳城分为宫城、内城、外郭城。城内有人工池塘、护城河和运河等。宫城南出御街即铜驼街,太社、太庙建在内城,御街两旁。外郭城分布有220个居民里坊和市场。当时城内人口繁密,商业发达,宫室壮丽,塔庙巍峨。 2007-02 中外建筑史》 庑殿(四坡) 歇山(九脊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