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5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案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人造卫星作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培养学生自学和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4.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科学的民主意识。 重点难点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并辅以多媒体演示及网络环境下的自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体现教育和综合化的思路,有效合理地应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器材 网络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在科学技术欠发达的古代,嫦娥奔月只能是美丽的传说。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开创人类的航天新纪元;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东方号载人飞船,尤里·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位航天员,揭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序幕;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赤道附近的静海区,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想…… 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方面的基本知识。 【板书】§65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新课讲授 离地面一定高度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射出,由于重力作用,物体将做平抛运动即最终要落回地面。 但如果射出的速度增加,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板书】一、人造地球卫星 演示牛顿设想原理图。 由于抛出速度不同,物体的落点也不同。 当抛出速度达到一定大小,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而是在引力作用下绕地球旋转,成为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 那么,速度多大时,物体将不会落回地面而成为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呢?【板书】二、宇宙速度 下面讨论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 假如地球和人造卫星的质量分别为和,卫星的轨道半径和线速度分别为和,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 由此解出= 对于近地人造卫星,卫星的运转半径约等于地球半径,可求出=将引力常量=667×10-11·22和地球质量=589×1024及地球半径=637×106代入上式,可求得1=79。 这就是卫星绕地面附近作圆周运动所需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也称环绕速度。 【板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1=79 请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另一种表达式1=推导地面附近重力提供向心力即=所以=将=637×106,=982代入,求出第一宇宙速度仍为79。 如果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的水平速度大于79,而小于112,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就不是圆,而是椭圆。 当物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12时,物体就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造卫星。 所以,112是卫星脱离地球的速度,这个速度叫作第二宇宙速度,也称脱离速度。 【板书】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2=112 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的物体还受太阳引力的束缚,要想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必须使它的速度等于或大于167,这个速度叫作第三宇宙速度,也称逃逸速度。 【板书】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3=167 人造地球卫星的种类很多,有一种特别的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 【板书】三、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是指其公转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的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有几个明显的特点演示课件【板书】特点 周期一定--23小时56分4秒 方位一定--赤道上空 高度一定--36×107 人造地球卫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靠人工进行资源调查,速度慢、效率低,调查和开发一个矿藏一般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现在利用人造卫星进行调查,它一天绕地球转十几圈,在高空拍下卫星照片,回收下来,可以大面积了解全局,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对北京以北十六万平方公里地区的一次卫星勘察,就找到七个成矿预测区。 电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手段。 但是电视靠中继站转播,每隔50就要建一个中继站,这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果利用卫星传播,象我们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只要一颗同步通信卫星,边远地区也可以收看首都的电视节目。 1984年4月我国发射的试验通信卫星为我国通信事业的现代化开拓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1986年10月我国开始利用通信卫星进行电视教育广播。 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查找有关人造卫星和航天方面的资料,增加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并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信息检索 1能否发射一颗相对静止在北京上空的通信卫星? 2了解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状况。 3了解人造卫星的种类。 学生上网●巩固练习 1一颗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半径为,它的线速度大小为,问当卫星的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淮瑞风S5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奶茶烤串策划方案.docx VIP
- 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手册.pdf VIP
- 2025年党建知识测试复习卷含答案.docx VIP
- 10《往事依依》课件(共25张PPT).pptx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24).docx VIP
- 中国移动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战略及党建知识测试题 .docx VIP
- 透析病人低血压个案护理.pptx
- (优质!)50500-202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新旧版本的主要变化逐项对比分析.docx VIP
- 驾驶员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