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doc

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 念之辨析 摘要:概念是思维的工具,对概念的厘清是理论最基 础性的工作。“道德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 政治教育学、德育原理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概念,但学术界 对这几个概念之区别尚不清晰。本文对这三个概念进行辨 析,旨在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加明确各自研究的 领域,并在研宄中正确地运用这些概念,以便于国内国际的 交流。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辨析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 519401-0120-04 收稿日期:2006-09-10 作者简介:韦冬雪,女,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 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对概念的厘清是理论研宄最基础 性的工作。“道德教育”、“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 治教育学、德育原理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概念。但是,当前 学界对这几个概念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对它们之间的关系 不够明晰,或停留在任意各自表达的状态,缺乏科学的界定。 这不仅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学科理论和实践研宄的 深入开展,也会影响到国内国际的交流。笔者认为,有必要 厘清三者的关系,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 一、“道德教育”与“德育”概念的辨析 对于“德育”概念的理解,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 义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这是从伦理学体系上界定的。广 义德育是从教育学上界定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 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 和道德品质”[1]。道德教育,即培养道德素质的教育,它 以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为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三个部分。由此,狭义德育被包含在广义德育中, 它极易造成研究的困难和思想的混乱。因为,对德育概念解 释的不同,就反映了对德育范畴理解的角度和价值取向不 同,其最终会影响到我们对德育内容和德育实践活动的理 解。 主张德育即道德教育观点的依据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的理由是:一是德育的概念是由国 外传入我国的,二是国外没有广义德育的概念,三是中国近 现代教育起始,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他们从“德育”概念的历史由来进行分析。认为,“德育 作为教育世界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最早是英国学 者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把教育划分 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g)”、“德育”、“体育”。在我国最 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是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 程》,章程中写道“外国学堂于知育体育之外,尤重德育”。1904 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 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他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正式使 用“德育”这一术语,他所说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1929年 唐钺等人编撰的《教育大辞书》对“德育”也作“道德教育”的 理解:“德育为教育之一方面,以儿童之道德心之陶冶为目 的”,“是德性之熏陶。”同年,王克仁、余家菊等人所编的《中 国教育辞书》认为:“道德教育训练道德品格之教育也。一称 德育。” [2]可见,“德育”一词最初使用仅指道德教育。此 外,国外没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这些名称。 因此认为,德育应该仅指道德教育,把德育定义为思 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是德 育泛化的表现,并指出泛化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其 一,将德育视为思想意识领域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取 消了这一概念本身。其二,目前教育学或德育原理方面的著 述往往在下定义时讲德育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但由 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心理机制并不等同于道德教育的心 理机制,可资借鉴的西方德育心理学主要讨论的是道德教 育,所以在论述德育过程或德育心理机制等问题时又通变成 了泛化的道德教育过程或心理机制等等描述,这在理论体系 上存有致命的逻辑问题。其三,过于宽泛的德育概念在理论 上往往使人无法在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的问题。其 四,致使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而忘却 其最根本的目标。其五,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问题与政 治、思想、法制或心理问题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 因此,有关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所谓“守一”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只能是指道德教育[3];并 有学者呼吁:“为‘德育’正名,把它严格限定为‘道德教育’, 把政治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统称为‘社会 意识教育’,目的在于理顺政治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各自的研究和理论建设。” [4] 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有其合理性,但是它却不符合 我国拥有的悠久的德育历史和现代教育实际情况。 事实上,英语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