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记念刘和珍君》最新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入新课: 她,以柔弱的身躯,扛起了一个民族的良知;她,以坚决的反抗,唤醒了黑幕之下的正义;她,以殷红的鲜血,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罪恶的子弹,穿过她的身躯,却无法穿透她对自由的追求。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名篇——《记念刘和珍君》,看看刘和珍君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鲁迅又为何要写文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 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为了推卸罪责,段政府手下的一些走狗文人(陈西滢等)发表文章,制造流言,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是“受人利用”去执政府请愿的。 噩耗传来,鲁迅无比悲愤,称3月18日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先后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4月1日,鲁迅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后收在《华盖集续编》。 文题解读 “记念”表明这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记念”现在写做“纪念”。“君”是对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君”来称呼刘和珍等遇难青年,是对她们的礼赞。 自读全文,弄清大意 问1: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理由呢? 明确:1、2两节主要交代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3、4、5节重点叙写刘和珍君,讲述她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6、7两节在叙事的基础上深入议论,总结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研读1-2节 (学生齐读第1节) 问1:作者首先从追悼会程君的“正告”(严肃地告诉)写起,引出写作缘由的交代。作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也”和“早”字该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是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还有“我”自身的意愿;“早”字则说明,要写文章纪念死者的愿望由来已久。 问2:既然要写一点东西,当然就是有话要讲,可鲁迅为什么又说“可是我实在是无话可说”呢? 明确:原因有两点:一是反动军阀政府残杀四十多个爱国青年的暴行“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不能“痛定”(悲痛不能平复),难以有言语;二是“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以至出离愤怒,说不出话来。 简而言之,学生惨遭毒手令我不能痛定;走狗文人论调阴险令我出离愤怒。 (悲伤至极或愤怒至极,人往往情绪激动,说不出话来!比如,柳永与恋人离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又如,我们常说“气得话都说不出来”) 鲁迅这样写,既揭露了反动军阀及其走狗文人的罪行,又表现了作者极度强烈的愤怒与悲痛。 (学生齐读第2节) 问1:哪几句是写“庸人”的? 明确:“然而造化又常常…似人非人的世界。” 问2:“庸人”有什么特点? 明确:烈士们的牺牲也曾令他们悲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就渐渐淡忘血债和悲哀,在暂得偷生中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简而言之,这种人容易淡忘历史,苟且偷生,缺乏反抗精神。 问3: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怎样? 明确:“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一句实际上就是在批判“庸人”淡忘历史,缺乏反抗精神。因为作者希望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快点结束,而现实中的“庸人”却在无意识中维持着这样的世界。 问8:作者又两次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两个“必要”分别是针对什么说的?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明确:前一个“必要”是针对“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说的,意思是有必要写文章唤醒人们,学习猛士,结束这似人非人的黑暗世界;后一个“必要”是针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说的,意思是有必要写文章来提醒人们牢记血债,不要忘记“三·一八”惨案。 研读3-5节 探究1:刘和珍的形象 问1:《莽原》是谁主编的刊物? 明确:鲁迅主编。 问2:猜想一下刊物的内容性质? 明确:宣扬进步思想的革命刊物。 问3:刊物发行状况怎样? 明确:有始无终,销量甚少。 问4:刘和珍当时生活“艰难”,却“毅然”预定《莽原》全年,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问5:鲁迅是怎么认识刘和珍的? 明确:起初不认识,她被校长开除后,有个学生告诉鲁迅的。 问6:这是怎样的一个校长? 明确:“广有羽翼”,即到处都有帮凶,势力很大。 问7:面对校长,刘和珍却“不为势力所屈”,奋力反抗。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刘和珍不畏强权,敢于抗争。 问8:看来刘和珍是桀骜锋利的,文中是这样写的吗? 明确:不是。文中多次说到她“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说明她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子。 问9:好像后文还写到了她的哭泣,她为什么哭? 明确:她的哭泣是“虑及母校的前途”。 问10:别人以为责任已尽,而她忧虑母校的前途,这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 明确:热爱母校,责任感强。 问11:她的“欣然”请愿,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她爱国,具有正义感。 刘和珍: 1、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2、反抗校长——不畏强权,敢于抗争; 3、虑及母校——责任感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