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大小为12~20μm。 细胞核与细胞浆比率为4:1~2:1。 细胞呈圆形,可有伪足。 细胞核形态各异,呈圆形、卵圆形、马蹄形、切迹形或分叶形。 核染色质轻度聚集。 无核仁。 细胞浆含蓝灰色颗粒,少量空泡。 单核细胞 成熟型细胞大小为13~15μm,幼稚型细胞大小为10~18μm。 成熟型细胞核与细胞浆比率为1:3,幼稚型细胞核与细胞浆比率为1:2~2:1。 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 细胞核分叶状,通常2-3叶,由细丝状染色质连接。 分叶核和杆状核的核染色质致密、块状;幼稚型的核染色质疏松、细致。 无核仁。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细胞大小为10~15μm。 ★细胞核与细胞浆比率为1:2~1:3。 ★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 ★细胞核分叶状,常被颗粒覆盖。 ★核染色质聚集。 ★无核仁。 ★细胞浆含粗大、致密、深紫色或黑色颗粒。 临床意义 临床表现 白细胞特点 白细胞绝对值(×109/L) 细胞百分率(%) 急性炎症 粒细胞增多 ≥9.0 80 细菌感染 左移*(杆状核) ≥0.9 6 慢性炎症 单核细胞增多 ≥0.8 10 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0.5 7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增多 ≥3.5 5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肝炎 异型淋巴细胞 ≥0.7 再障,化疗 粒细胞减少 ≤1.5 10 HIV感染 淋巴细胞减少 ≤1.0 7 急性白血病 幼稚细胞 ≥0.1 2 严重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有核红细胞 ≥0.02 2 外周血中的红细胞 正常红细胞 直径7.2~7.6mm,厚度2mm圆盘状,两面凹陷,中央较薄,着色较浅,在涂片中形态基本一致。 正常RBC在体内能经受通过微血管的严重变形而不受损害。在高度粘稠血液中的RBC变成椭圆形,红细胞膜围绕着所含Hb旋转,像坦克的踏板(Tread)。脾脏可筛选缺乏弹性的红细胞、红细胞异常变形或丧失弹性的红细胞,并加强对这些红细胞的清除。 参考值:成年男性(4~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 红细胞形态学诊断 RBC/Hb、网织RBC、MCV、MCH、MCHC及RBC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判定贫血类型重要依据: (1)Hb/RBC比值:正常人:Hb/RBC比值为3gHb/L=100万RBC/ μL即3:1。AA、溶血性贫血及继发性贫血等属此类。3:1者即为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3:1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网织RBC是新生的RBC,可反映造血机能的好坏:正常情况下为0.5~1.0%,代偿性反应者多5%。其网织RBC内嗜碱性网织增多,代偿性功能减低者,低于正常水平。多见于AA,但有不典型AA(1/4)患者可有网织RBC增高。网织RBC计数1000个RBC中有多少网织RBC,以其%数表示,是一个比值数,不是绝对值。精确应计算绝对值或用流式细胞仪计数更为确切。 (3)MCV、MCH、MCHC反映RBC病理变化:可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即小细胞性正常色素性贫血),其诊断标准及其病因。 影响RBC形态学人为因素 (1)观察RBC形态一般以外周血涂片较为可靠。 (2)RBC形态与排列(如重叠、缗钱状)与涂片技术、涂片部位及厚薄有很大关系。这点在镜检时应予注意。 (3)即是合格涂片,RBC形态依然与涂片部位及厚薄等多种因素有关:★如取涂片中心区域,RBC中心淡染,多 1/3细胞面积大小;★取自涂片薄处或尾部,RBC形态误给人以“球形”,失去双凹盘形,中心淡染消失,所谓类球形改变; ★取厚片或制片干燥过慢,RBC未摊开,收缩变形,甚至出现人工中心染色过淡等; ★取厚片RBC则重叠堆积,呈假“缗钱状”,不便查清形态; ★玻片不清洁,油脂过多或骨髓脂肪过多,制片干燥不快,RBC则会形成人工的中心淡染区或空白区。 异常红细胞 * 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我们了解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 试剂质量检验部——王贺 血细胞的生成及分化 血液涂片的制备 1、每份样本制作3张血涂片。要求所用玻片清洁、干燥、无尘,大小为25 mm×75mm,厚度为0.8~1.2mm。并有明确标记。如果样本中白细胞数量少时,需要制备更多血涂片(如6张)。 2、使用EDTA-K2抗凝血液样本时,应在采集后4小时内制备血涂片。在制片前,样本应充分混匀。注意,样本不能冷藏。 3、用楔形技术制备血涂片。在玻片近一端1/3处,加一滴(约0.05ml)充分混匀的血液,握住另一张较狭窄的、边缘光滑的推片,以30o~45o角使血滴沿推片迅速散开,快速、平稳地推动推片至玻片的另一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