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生科技小报告作品的图片 科学小报告 于河实验小学 科学小报告——“引”蚯蚓 学校:于河实验小学班级:六年级一班姓名:李敏 在科学课上,老师布置回家作业要我们带几条蚯蚓,下节课上课要做一个关于蚯蚓的实验。可是我在家附近的公园里,怎么挖也挖不到蚯蚓,看看土壤上有蚯蚓活动留下的痕迹——粪便,但就是挖不到,挖掘的过程中感觉土也比较硬,感觉这样的土壤蚯蚓无法生存。我想,怎么样才能找到蚯蚓呢?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蚯蚓一定需要食物,我为什么不用一些蚯蚓喜欢吃的东西把蚯蚓引出来呢?那样我就不需要大范围的寻找,容易挖到蚯蚓了。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便开始做了起来。我推测蚯蚓应该爱吃腐烂的食物,就先用美食——蒸饺来引吧!。我把热腾腾的蒸饺放在公园的土壤上,过了30分钟,我用树枝轻轻的挖掘着,可是没有任何的发现,实验失败了!后来我又把家里的一些洗下来的烂菜叶放在那里,半天也没有发现有蚯蚓过来,实验以失败告终。 虽然实验失败了,但我并不放弃,从上次的实验中我知道了用美食这招是没用了。 我从书上了解了一些关于蚯蚓的资料,我知道了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我猜想:我如果给蚯蚓创造一个它喜欢的环境,这样它就被我给吸引过来了。根据猜想我决定开始实验,我们先在社区里找了一小块确认有蚯蚓的土地,大约一平方米左右,我在那中间画一条分界线,这样一小块土地就分为两半了。然后我在这块土壤上放上一些树叶,用来遮荫,然后我在左边的一半土壤上浇上水,要保持土壤湿润,另一半不浇水保持原来的样子。我连续几天去观察并浇上一瓶500ML可乐瓶量的水。第四天我去观察的时候,在湿润的土壤上发现了蚯蚓的粪便,兴奋地告诉了同学。于是我和同学拿起小铲子高兴地来到做实验的土地上,我挖湿润的那半土壤,同学挖另一半干燥的土壤,挖了二三分钟后,我挖了七八条,我高兴地又蹦又跳;而同学只挖到了一条小蚯蚓,垂头丧气的。我心里高兴地想:原来蚯蚓会被我用水给引出来,多么有趣啊! 一次降雨量测量带给我的启发 学校:于河实验小学班级:六年级一班姓名:何晓笛 自进入秋季以来,雨水逐渐多了起来,而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凉了。 昨天下了一天一夜的雨,今天早晨起来,豆大的雨点依然痛快地下着,按照我们科学老师的要求,我决定在上午10点开始做降雨量测量实验。 由于我家的阳台上都装了雨棚,没有办法接到雨水,所以我在我家附近的小区绿地上选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位置处在一个雨水井盖上,非常平坦,周围没有树木遮挡,也没有风吹过,从我家北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是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 我在井盖上放了一个口径为100毫米的带有刻度的玻璃量杯,为了以防万一,我还在旁边放了一张用塑料袋封住的纸条,上面写着:“小学生正在做降雨测量实验,请不要移动或拿开,谢谢!”做完这一切,我就放心地回家了,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从窗户往外看看。 到了下午4点,我把量杯收了回来,放在桌上,用尺子仔细量了几遍,雨水的高度为25毫米,平均每小时约为毫米,如果换算成每天是100毫米,再换算成每年就是36500毫米。当然这种换算方法并不科学,一是一年四季每个季节每天的降雨量是不一样的;二是一天当中雨也会时下时停,我测的这6个小时只能代表一个大概而已。 我从家里的书柜中找到一份关于杭州降雨量的资料,资料显示: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多年的平均降水量在1100毫米至1600毫米之间,以春雨、梅雨和台风风雨为主。我的年降雨量推算与实际相差很远呢!看样子想要准确地测出年降雨量,非得把这个实验坚持一年、两年,甚至很多年。通过这次亲身实践,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的道理,而科学也时刻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只有勤动手、勤动脑才能探寻到想要的答案。 金鱼进食的习惯 学校:于河实验小学班级:六年级三班姓名:秦冉 前一段时间,我家的金鱼吃起食来慢吞吞地,有时甚至要用大半个小时,它才能吃完。这是怎么回事,平时他只要20分钟就能吃完的呀。抱着这一疑问,我来到花鸟市卖鱼食的地方,我打算和老板谈谈。 好不容易颠簸了半个小时,来到花鸟时市场,可老板竟一问三不知。哎,白跑了一趟。为了此事,我下定决心,把这事弄明白。于是,我观察了一段时间,结果如下: 看来,金鱼是要食物他身边,他才肯吃。于是我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金鱼要食物他身边,他才肯吃呢?到底他的视力状况是怎样的?于是我又做了一个实验。 我把一个蓝色盘子放到水里,等鱼游过来,把鱼食放到盘子里,让鱼吃。再用一个红盘子换那个蓝盘子,等鱼游近红盘子的时候,你用小木棍把鱼轰走。这样反复多次,你再放进蓝盘子,不管里边有没有鱼食,鱼都会游过来。如果发现红盘子,即便里边有鱼食,它们也纷纷游开,不敢靠近。这证明鱼的眼睛能看清楚东西,能分辨出颜色。既然鱼能看见,那么为什么只吃身边的食物呢?难道鱼和我一样,也是近视?我又做了一个实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