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场所精神理论》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课程名称: 场所精神理论(The Theory of Spirit of Place) 教学要求及目的: 了解场所精神理论,理解该理论是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并掌握将该理论运用到有关设计中去创造具有独特个性的场所的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1、“场所”的概念。 2、“场所”和“空间”的区别。 3、场所理论及其在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4、场所理论的应用。 主要参考书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译,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城市设计的维度 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冯江等译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编著, 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美]约翰.O.西蒙兹著, 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建筑形式论——迈向图象思维 陈伯冲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6 街道与城镇的形成 [美]迈克尔·索斯沃斯、伊万·本-约瑟夫著, 李凌虹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6 1.1什么是“场所”(Place)? 构成场所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a) 静态的实体设施——the static physical setting 场所的实体建构;建筑物、景观和美学特征的体现。 The actual physical structure of a place. The reality of its buildings, landscape, and aesthetic quality. b) 活动——the activities 建筑物和景观如何被使用,身处其中的人们如何互动,以及文化习俗如何起到影响作用。 How the buildings and landscape are used. How a place’s people interact with it, and how their cultural institutions have affected it. c) 含义——the meanings 一个非常复杂的层面。首先是人意向和体验的结果,大多数的场所特征起源自人们对场所的实体和功能方面的反应。 A more complex aspect, primarily the result of human intentions and experiences. Much of a place’s character will be derived from peoples reaction to its physical and function aspects. 场所的这三个基本元素彼此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1.2 “场所”和“空间” ( Place and Space) 空间 老子:“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芦原义信:“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但是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也都有关。” 空间由三维(潜在的)边界围合而成,作为一个体系,由相对位置表明。诺伯格·舒尔茨(C. Norberg-Schulz)说:“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提到“空间”几乎不可能不用到上、下、前、后或‘at’, ‘in’, ‘within’, ‘on’, ‘upon’, ‘to’, ‘from’, ‘along’, ‘next’这样的前置词,这些词语标明了空间的抽象本质是拓朴关系。” 诺伯格·舒尔茨(C. Norberg-Schulz)在《建筑中的意向》中提出:“空间的体积的形式和四周包围面的特性同等重要。” 他坚持认为采用狭义但精确的三维空间概念来指称建筑是合适的。“空间”实际上与实体(或称“空间界面”)是不可分割的,这源自格式塔理论的独到观察。他把海德格尔的“空间是从地点,而不是空无获得其存在的”这个观念扩充为“存在空间——建筑空间——场所”。 空间由三个向度的(潜在的)边界围合而成,作为一个体系,由相对位置表明。诺伯格·舒尔茨说:“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提到“空间”几乎不可能不用到上、下、前、后或‘at’, ‘in’, ‘within’, ‘on’, ‘upon’, ‘to’, ‘from’, ‘along’, ‘next’这样的前置词,这些词语标明了空间的抽象本质是拓朴关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