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时代的媒介审美
草根传播与公众
趣味
摘要:如今,电子媒介逐渐在传媒形态领域占据了主 导地位,我们也越来越习惯通过电视和网络这两种电子媒 体来获取信息,然而作为一柄“双刃剑”,虚无的数字传媒 既向我们敞开了很多,但同时也遮蔽了很多,它既丰富了 人,又使人变得贫乏,沉醉于电子经验的人们往往会疏远 了现实世界本身的巨大魅力,人们的审美趣味己经在新媒 介带来的海量信息冲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数字时代网络媒介传播
有一项“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 人最喜爱的媒体排名是:电脑游戏(%)、电视(%)、音像 制品(包括磁带,CD、DVD、V CD、电影)(%)、各种课外书 籍(%)、网络(%)、报刊杂志(%)和广播(%)。不仅是未 成年人,电子媒体几乎对每一个年龄阶层的人都有着不可 抗拒的吸引力。电子传媒这一新生力量已经成为了今天大 众传媒家族中的“龙头老大”,其来势相当迅猛,不但包打 天下,而且包揽人心,其“杀伤力”真是无可比拟。数字 传媒的出现和兴起使传播活动日益草根化、平民化,不同 年龄、不同地位、不同阶层的人同样可以获得电子传媒带 来的信息,甚至以各种身份出现在这些媒介中。如今由数 字传媒引领的大众传播己然成为了一个不追求唯一性,而 是追求包容和不同个性化共存的草根传播,在多元的价值 观的冲击和碰撞之下,公众的审美趣味发生转变也是不可 避免的趋势。
阿尔都塞?赫胥黎说过,技术进步导致了庸俗化。在今 天,渣滓的生产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多。进入大众传媒时 代以后,人们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实现了对于等级秩序、 精英审美标准的颠覆,进入到一个全民共享的传播时代。 在这个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更多地强调个人发展、个人 享受和个人娱乐,人们的兴趣正在远离政治和公共事务。 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把《人民日报》从头版头条读到8 版末条,或者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忠实地从头看 到尾。社会越发展,媒体产业越发达,大众越是星星点点 的获取新闻:早上起床听广播、上班路上听交通台、晚上 吃饭前看晚报或睡觉前看晚间新闻;或者在等汽车乘地铁 时匆忙地浏览一下报纸;或者上班时偷空上网浏览一下新 闻网页。他们最多看一下新闻标题、新闻提要,他们关注 的新闻更多是股票行情、体育新闻、明星轶事、交通新闻 和天气预报。有人曾说,今天的大众传媒面临的最大难题 就是越来越难伺候的受众,越来越短缺的注意力。有研究 显示,今天人们在每个频道上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20秒。 为了抓住受众们的眼光,媒体就必须以各种手段在最短的
时间内吸引到最大的注意,在这种驱动之下,媒体就难以 避免地会出现媚俗化和低俗化的走势,从而又反过来影响 受众的审美趣味。
大众传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议程设置和引导社会舆 论,在数字时代里,我们来看看媒体们是如何影响公众的 趣味的:XX年的春天,中国成功发射无人宇宙飞船,对于 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一家北京当地有影响的报纸将其放到 内页,而在当天的头条刊登的是美国黑人女演员HalleBe rry获得奥斯卡奖的娱乐消息;XX年的夏天,一场平民造 星的风暴引爆大江南北,“超级女声”让2亿多电视观众把 频道转向了湖南卫视,当年的冠军得主李宇春以其帅气阳 光的形象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对“中性美”的批判与争 吵;XX年,以《一个满头引发的血案》恶搞《无极》而走 红的胡戈使得“恶搞”这个名词风靡一时,并带来了在网 络和现实中一场关于审美趣味和严肃性的讨论。我们不如 用“恶搞”这个网络带来的新词汇来形容现在的公众趣味: 一切都是恶搞,报刊上的娱乐新闻恶搞了我们的政治主流, 中性美恶搞了中国多少年来的审美标准,网络的草根们恶 搞了被称为“大片”的“精英文化”、大众艺术家。正是由 于恶搞才有了如此多的捧腹与思考,正是把占主流地位的 固有知识系统和文化象征进行分解、戏谑、改装,令其原 来意义和内涵剥离丧失,才能够娱乐够刺激,才能吸引更
多的目光。
小康召唤体制下的社会图景,总是和一种品味、韵味 的过渡想象联系在一起。主流媒介文化总是在试图构建一 种和谐、美好的高雅文化环境,而新兴起的媒介形式则处 于媒介文化的边缘,做起了戏谑和嘲弄的勾当,这是小市 民、草根阶级对所谓先锋艺术的不满。从芙蓉姐姐到《无 极》,从陈凯歌到梨花体诗,从正义之美的社会到美轮美奂 的影视,从明星偶像的意蕴到先锋诗歌的文体,草根们用 恶搞的方式来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审美清算”,虽然并不彻 底,但却清算出了这些先锋文化里的虚情假意。对于这样 一种传播形式,有人说不负责任,有人骂低俗,但是我们 必须承认的是,它的确以反叛的方式将一些社会话题提到 一个受人关注的台面并且真实地反映了对立面各个人群的 争论。
都说这个时代是媒体狂欢的时代,草根传播正展示着 它巨大的能量。缺少暗中受到的各种文化体制因素的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