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四 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2008年1月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第一节 人的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第三节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节 人的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 一、哲学基础 (一)人的特性 (二)人的本质 (一)人的特性 自然属性 精神属性 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人的生命之三维,其中每一维都是全息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包容和嵌套、相互融通,共同构成人的完满的生命。 自然属性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是自然的存在物。” 精神属性 人有意识 人有文化 人有能动性和自由 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人的本质 第一,自然性和超自然性的统一 第二,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 第三,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第四,社会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心理学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智力发展理论 (三)道德发展理论 (四)人格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 布鲁纳(Bruner,J.S.,1915-)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适应外部环境,形成了动作图式的认知结构。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不再依赖于动作,而是以符号为中介,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掌握了群集运算、空间关系、分类与排序等逻辑运算能力。但这种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一阶段儿童不再依靠具体的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依靠假设进行逻辑推理。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 布鲁纳(Bruner,J.S.,1915-) 所谓动作式再现是指人们用“动作”来表达他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经验,这相当于皮亚杰的感知运算阶段。 所谓映象式再现是指用意象、图形或表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式,这相当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 布鲁纳(Bruner,J.S.,1915-) 所谓符号式再现是用人为设计的特征或符号再现知识,这种再现模式的认知水平已经脱离了动作和具体的事物,达到了高度的概括化和抽象化的水平。 (二)智力发展理论 双因素说 群因素说 三维结构说 (三)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 柯尔伯格(Kohlberg,L.,1927-1987) 皮亚杰(Piaget,J.,1896-1980) (1)前道德阶段(0—4岁)。儿童还不能把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将自己与外界混为一谈,以为自己就等同于外界,没有和外界共处的规则意识。 (2)他律阶段(4—8岁)。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依据外在的规则做出的,他们的道德标准只取决于是否服从这些成人给予的外在规则,道德判断只注意外在的行为结果,而不关注内在的动机,受自身之外的道德规则所支配,具有被动性和客体性。 (3)自律阶段(8—12岁)。这一阶段的道德判断已经从外在的客体性转向内在的主体性,不再简单地服从外部的道德规则,而是用公正、平等、责任去进行判断,认识到规则是共同约定的,要反映共同的利益,而不是成人的权威或霸权。皮亚杰认为,只有当儿童的道德判断达到了自律水平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道德。 柯尔伯格(Kohlberg,L.,1927-1987) 水平Ⅰ——前习俗水平(pre conventional level)。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和他人的意见。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奖励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2)个人的工具性的目的与交换阶段。 水平Ⅱ——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的期望考虑问题,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遵循规则的秩序为依据,以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协调阶段或者好孩子、好公民的定向阶段。 (2)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的阶段。 柯尔伯格(Kohlberg,L.,1927-1987) 水平Ⅲ——后习俗水平(post conventional level)。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个人的尊严等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建立一个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普遍原则。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0年(春秋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测试卷A卷.doc
- 微生物学教学课件:5-酵母菌、霉菌、蕈菌.ppt
- 机修钳工高级工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pdf VIP
- 工作服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一种星孢菌素中间体K252c及其衍生物的催化合成体系及催化合成方法.pdf VIP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2《罗宾汉》译文和答案.docx
- JJF 1001_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技术规范.pdf
- ACS用户手册(中文).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完整课件.ppt
- QCSG 1203004.2-2015 35kV~500kV交流输电线路装备技术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