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校内网自我展露程度与人际吸引.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1 标题:浅谈校内网自我展露程度与人际吸引的关系 第十八组: 陈若一 蒋星 刘妍 钱思雯 沈波 伍峰 王萌 张超 (按姓名拼音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引言: 社会发展,时代变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如今,网络时代的兴起已经意味着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网络交流的诞生,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日趋显露出来。但是网络上的交流与以往的面对面交流无论从距离的远近和感情的亲疏上多少会有区别,前人研究表明,在社会交往中自我展露是产生人际吸引,进而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么,在一个实名制的几乎真实的网络上,自我展露的多少又与人际吸引有哪些复杂的关系呢?真实社会中所发现的规律是否依然存在?或是以一种什么方式呈现?这都是值得仔细挖掘的。为此,我们针对当今流行在大学生中的“校内网()”进行研究,以归纳总结出自我展露与人际关系吸引力的关系,并同时分析我们所关心的其他因素如性别、主观目的对这二者的作用,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得出较为普遍的结论。 对象的选择: 校内网()成立于2005年12月,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校内网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学IP地址或者大学电子邮箱的用户注册,这样就保证了注册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用户注册之后可以粘贴自己的照片,撰写日志,签写留言等。该网站鼓励大学生用户实名注册,上传真实照片,让大学生在网络上体验到现实生活的乐趣。有数据显示,目前校内网已经拥有2200所大学,超过1800万的在校大学生用户,880万活跃用户,是中国web2.0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互动社区。于是我们可以通过校内网的特定对象(学生)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比较明确的社会角色的自我展露程度与人际关系吸引力的关系,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结果推论到整个互联网的世界中。 其次,校内网有几大板块:头像,日志,相册,好友系统,留言板,社区等等。这对我们的研究的便利之处就是可以通过对不同板块分别确定一个自我展露程度的指标,同时由于网络自动记录了该板块的访问人数(我们将其作为人际吸引程度的指标),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整合我们可以进行大学生在校内网上的自我展露程度与人际吸引强弱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前的理论分析: 我们研究自我展露程度与人际吸引力的关系,从中,我们确定人际吸引力是随着自我展露程度的不同而变化的,即课题的自变量为自我展露程度,因变量为人际关系吸引力。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 而得出自我展露程度与人际吸引的相关性。 我们组分别从三个角度对校内网的自我展露程度的和人际吸引力进行研究,最后进行统计整合。 1)对校内网用户进行网上调查,发放问卷。我们将问卷以多种途径如留言板,站内信,校内通发给好友或同学(各地学生都有),并让其以匿名方式发到公邮里,共回收了57份问卷。 2)统计网上调查结果,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自我展露程度与人际吸引的关系。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统计工作。其中自我展露程度及人际吸引强度通过赋值计算得分得出定量关系,其他因素分别讨论与这两个变量的关系。 3)进行网上观测,共观测33个校内用户展露程度与人际关系的情况。 4)统计网上观测结果,并得出自我展露是否会增加人际吸引的结论。 三、综述 自我展露理论 自我展露(self-disclosure),又称自我呈现、自我暴露、自我披露,在社会交往中自我展露是产生人际吸引,进而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Jourard,1964),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在许多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是否有适当的自我展露是其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志。 侯玉波编著:《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第145-146页。 人际交往中自我展露的程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有关。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自我展露的程度也就越多,因此,自我展露具有渐进性的特征。人际交往中通过双方逐步深入的自我展露,可以将初步的友谊发展到更深层面,也可能发展出非常亲密的关系,如网恋。I .Altman(1973)用社会渗透理论(socioal penetration theory)来说明自我展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人们之间亲密关系的发展与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水平有关。当非个人化的交谈得到回应,人们就会深化这种社会交换,这时候话题进一步拓宽,双方交流一些更个人化、更敏感的信息。在人们讨论的话题由窄到宽,由浅入深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层次也增加了。1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展露,才使人们避免了由于展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通过适度或充分的自我展露可以赢取他人的好感,并进一步促进自我展露。 Cunningham(1986)的研究表明自我展露中具有相对性规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