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部分 与蔓荆子有关的文献整理 3
1 本草学考证及原植物资源 3
1.1 本草考证 3
1.2 植物形态 3
1.3 本品性状 4
1.4 生物学特性 4
1.5 蔓荆子产地与分布 4
2 化学成分的研究 5
2.1 酚类 5
2.2 木脂素类 5
2.3 黄酮类 5
2.4 萜类 5
3 药理作用 6
3.1 镇痛作用 6
3.2 抗炎作用 6
3.3 降压作用 7
3.4 抗菌作用 7
3.5 祛痰作用 7
3.6 抗肿瘤作用 7
3.7 抗衰老作用 7
3.8 对微循环的作用 7
3.9 毒性作用 8
3.10 杀虫作用 8
4 炮制研究 8
5 质量评价研究 9
第二部分 蔓荆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10
1 仪器与材料 11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12
2.1 蔓荆子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初步分离 12
2.2 石油醚萃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 12
2.3 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 13
2.4 正丁醇萃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 16
3 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16
3.1 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 16
3.2 化学成分的理化数据 18
4 讨论 21
4.1 HPLC 条件的优化 21
4.2 乙酸乙酯相 HSCCC 溶剂体系的优化 21
4.3 正丁醇相 HSCCC 样品的粗分 22
4.4 正丁醇相 HSCCC 逆流体系的选择 22
5 小结 22
第三部分 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蔓荆子中的四种化合物 23 1 仪器与试药 24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4
2.1 原理 24
2.2 色谱条件 24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5
2.4 线性范围考察 25
2.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5
2.6 相对校正因子的计算 27
2.7 色谱系统精密度实验 28
2.8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实验 29
2.9 方法重复性实验 29
2.10 加样回收实验 30
2.11 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考察 30
2.12 样品测定结果 31
3 讨论 32
4 小结 33
第四部分 本研究的创新点 34
第五部分 结 语 35
参考文献 36
附 录 40
致 谢 65
论文著作 66
PAGE
PAGE 10
引 言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牡荆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单叶蔓荆 (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山东、江西、浙江、 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属常用中药,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1],民 间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周期性头痛及眼痛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蔓荆子中的黄 酮类化合物如蔓荆子黄素具有镇痛、抗炎[2]、抗肿瘤[3]的作用,蒿黄素具有扩张血管 的作用[4],酚类化合物如对羟基苯甲酸对豇豆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5]。
关于蔓荆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据文献报道,从中分离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酚类、 木脂素类、黄酮类、萜类等。为了进一步寻找活性成分,加大对蔓荆子的开发利用, 本实验采用硅胶柱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等分离手段对蔓荆子化学成分进行了研 究。特别是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简称 HSCCC) 是一种不用固态载体的液-液分配色谱,它根据样品在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实 现样品的分离,避免了固相载体对样品的死吸附、变性等缺点,已广泛应用于天然产 物的分离纯化领域[6]。
2010 版药典以蔓荆子黄素的含量为指标对蔓荆子进行质量评价,规定不得小于
0.030%[7]。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单一成分难以真正体现和评价中药的品质,由此, 有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药材的质量,但由于中药化学对照品分离难度大、不稳定或 价格过高等因素,致使对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地步,目前该方法仅限于科研,难 以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和销售中。王智民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中药化学成分内在 函数和比例关系,提出了“一测多评”的想法,即只利用一个成分(对照品易得者), 来实现对多个成分(对照品缺乏或难以供应)的同步测定[8],并已成功运用于黄连[9]、 柴胡[10]、人参[11]等药材中。通过目前已发表的有关一测多评的文章,作者发现他们 仅是采用某一类化学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皂苷类等对相关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一味中药往往含有几类化学成分,他们决定了中药药性的多 样性,如果仅用一类成分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只能片面地评价药材的质量。为了进一 步综合性的评价蔓荆子的质量,本文采用 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3,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面向强反射表面的多传感器三维检测技术研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棉浆纳米纤维素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氯甲苯均相催化氧化制备对氯苯甲酸相关异构体的气相色谱分析-分析化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霉菌对磺酰脲除草剂残留解毒效应的研究-农药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美国媒体法制化研究-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美国媒体法制化分析-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科教影视的创作理念-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影像医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黄瓜苦味遗传规律研究及AFLP分子标记-蔬菜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面向STL数控加工的刀具轨迹规划及系统实现-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落锤式弯沉仪在桥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水工结构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黄芪白花蛇舌草汤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减毒增效作用及机制-免疫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黄石电视台技术人员考评体系研究-工商管理(MBA)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氯丙嗪的电化学与光谱电化学研究-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柯柯豆碱生产中的催化加氢还原技术研究-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黄石电视台技术人员考评体系分析-工商管理(MBA)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空间聚类算法的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老年医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研究-内科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面向智能交通系统的时空索引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