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汽车内空气气味检测标准和技术研 究新进展
贾丙林周龙刘盛德雷旭方饪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摘要:
汽车驾驶舱内空气质量越來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媒体的关注。文章就汽车内气味 的来源、评价方法和气味品质提升措施进行了较为全而的阐述。并结合乘用车的 生产和工艺特点,提出了最新的车内气味研究思路。
关键词:
乘用车;内饰;空气质量;气味;污染;
作者简介:贾丙林,(1987-),硕士研究生,内外饰设计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 为整车气味和VOC改进,汽车内外饰设计以及新材料应用。
Advancement of Improvement Technology for Odor Quality Inside the Car
Jia Binglin Zhou Long Liu Shengde Lei Shuo Fong
Yu
Technical Cen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rporation;
Abstract:
Recently, the news of the odor of passenger car cabin are found on the internet and television frequent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ources and estimate methods of odor of the passenger cabin. And techniques for upgrading the character of odor are al so shown in the paper.
Keyword:
Vehicle trim; Air quality; Odor; Inner pollutio;
1绪言
目前,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汽车被认为是 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的普及,车内空气 质量是否合格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重点关注。显然,车内空气质量是指 车内空气的品质,与乘员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评价空气质量的指标很多,包括 粉尘、细菌、PM10、PM2.5、UOC、多环芳炷以及气味性等,其中V0C是冃前国内 认可度最高的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国家环保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 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 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的浓度限值要求,引导消费 者把关注的重点从汽车的外观、油耗等方面转向环保。
对于一辆供出行使用的汽车,除了要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动力性外,还耍 求它能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驾乘空间。通常,消费者可以通过噪音、驾驶平顺 性以及内饰质感来直接或间接衡量汽车的舒适性。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加强,整车用材和内饰气味已经成为消费者评 价汽车舒适性的重要感官指标。因此,气味成为评价车内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 标,并且,消费者可以通过主观感觉对车内气味进行评价,简单方便。近年来, 由于汽车内饰用材不当而挥发出有毒有异味气体导致乘员身体受害的新闻报道 越来越多,气味自然也就成为了消费者选购汽车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气味通俗的定义为“用鼻子可以闻到的味道”。在汽车行业,气味性定义为材料 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气候条件存放时,释放出具有主观可觉察到的挥发性 组分的特性。很多有气味的挥发性组分可以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如苯和甲苯等 有刺激性气味,而部分酯类、多环芳桂等物质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有研究人员 将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气体物质定义为恶臭物质。恶臭物 质的危害不仅取决于它的种类和性质,也取决于它的浓度。它不仅给人的感官造 成刺激,更重要的是让人产生心情压抑。另外,恶臭物质还会危害呼吸系统,妨 碍正常呼吸功能;危害循环系统,导致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危害消化系统,使人 感到厌食、恶心、产生呕吐;危害内分泌系统,使分泌功能发生紊乱,影响机体 新陈代谢;危害神经系统,造成失眠、神经衰弱,严重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 健康及行车安全。
车内气味的来源较为复杂,理论上,在车身板金以内的封闭空间里所有材料都 是气味挥发的源头,所以车内气味性的管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车内有明显气味 的部件主要有座椅、门板、立柱侧围、主副仪表、方向盘、空调、线束、顶棚、地毯、遮阳板、阻尼垫、吸隔音材料以及胶水等。因此,要控制车内气味,就必 须管控汽车内饰材料的气味。
汽车行业有多种气味评价方法,如德国的VDA270.美国的SAE J1351、大众 VW50180、大众 PV3900.沃尔沃 VC通用 GMW3205 以及现代的 MS 300-3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