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夏文化若干问题刍议
[摘要]近年来,西夏文化的研究引起史学界的重视,有关西夏文 化的研究文章和专著不断涌现,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主要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上,就西夏统治者的文化政策、区域划分、具体特征等谈一些看 法。
[关键词]西夏文化;文化政策;区域划分;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005-3115 (2011) 018-0115-05
西夏文化自景宗元昊建国后,随着其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党项族汉化 的加深,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其成就不仅表现为 儒学佛教的兴盛,还表现在诸如官制、兵制、法律、礼乐等典章制度,以 及文字与书法、文学与史学、天文与历法、绘画与雕塑、城市规划与布局、 居室与服饰等各个方面。
西夏文化由于吸取了周边民族及邻国文化的养料,取长补短,融合 为一,因此,不仅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而且对元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其历史作用显而易见。正如陈登原先生所指出:“初虽有资于宋,其 后亦卓然有所口己,并曾启迪金源,蒙汉文化混合,西夏与有力焉。”①
一、西夏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公元1032?1048年,首尾16年,是景宗元昊被立为太子到西郊称 帝、创建西夏国家的时期,也是西夏封建制正式确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 里,元昊根据当时国内外斗争形势(诸如驾御酋豪,稳定国内统台,以及 同宋辽抗衡争霸等)的需要,采取野利仁荣的“以兵马为先务”、“严以刑 赏”、“教民以功利”的意见,确立“尚武重法”的立国方针。该方针一 直推行至乾顺亲政Z后,才根据当时已经变化了的新的斗争形势转变为 “尚文重法”。②
元昊在确立“尚武重法”立国方针的同时,采取了一条兼容并蓄、
博采众长的文化政策,并一直推行。所谓“兼容并蓄”,即将汉文化、吐 蕃文化、西域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一并吸收融合,从而形成颇具特色的西夏 文化。如西夏统治者以佛教为国教,但又允许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同时并存,任其发展。又如西夏壁画,既继承了中原的绘画传统,又吸收 了高昌冋鹘的画法,同时还采纳了吐蕃佛教密宗绘画的长处,加以融会贯 通,从而在构图、造型、线条、敷彩等方面,形成了本民族特色的绘画风 格。正如近人谢稚柳所指出:“妙能自创,俨然成一家。”③这种融会贯通 所取得的成果,证明了西夏统治者在文化上采用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政策 的正确性。
西夏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兼容并蓄、融合多种民族文化于一的政策, 究其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第一,与西夏社会经济结构的构成及其性质有关。要了解西夏的经 济结构,必须先从西夏的疆城说起。西夏的疆城,据《宋史?夏国传》载: 河之内外,州郡凡二十有二。河南之州九:曰灵、曰洪、曰宥、曰银、 曰夏、F1石、F1盐、F1南威、EI会。河西之州九:曰兴、曰定、F1怀、F1 永、曰凉、曰甘、曰肃、曰瓜、曰沙。熙、秦河外之州四:曰西宁、曰乐、 曰廊、曰积石。
以上二十二州是西夏比较牢固地长期领有的基本地区。二十二州今 地,河南九州包括今伊盟和宁夏黄河以东地区,河西九州包括今银川平原 至河西走廊一带,河外四州包括今青海东部至甘肃天水一带。
二十二州按照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经济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牧业 区、半农半牧区及农业区三种不同的类型。其牧业区,包括鄂尔多斯高原 中部、阿拉善和河西瓜(今甘肃安西县东)、沙(今甘肃敦煌县东)诸州。 这些地区沙海茫茫,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只生牧草,不产五谷,居民以 游牧为业。“瓜沙诸州素鲜耕稼,专以畜牧为主。”④
半农半牧区包括宋夏缘边山界(宋夏以横山为界,称为山界。大体 上横山以北为西夏所有,以南为宋所有)及河西走廊的甘州(今甘肃张掖 县)、凉州(今甘肃武威县)一带。西夏东起横山,西至天都山一带,农 m与草场错落其间,宜农宜牧,为西夏军粮和战马的重要产地。尤其是横 山,境内山岳绵亘,河流错综,其著名的河流有无定河、大理河、吐延水、 白马川等。沿河一些州县多受其利。“绥、银以大理、无定两河为灌溉。” ⑤因为境内水利比较发达,粮食产量仅次于兴、灵,西夏入侵宋朝的军队, 多就粮于此。“缘边与贼山界相接,人民繁庶,每来人寇,则科率粮禾臭, 多出其间。”⑥河西的祁连山自古为天然牧场。甘、凉一带,水利发达,“以 诸河(指居延、鲜卑、沙河等)为溉”,⑦水草丰美,向为西夏的粮仓和 良马的产地,居民过着定居农耕与放牧的牛活。
农业区以兴、灵一带最为典型。位于宁夏平原、号称“塞北江南” 的兴(今宁夏银川市)、灵(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二州,农田水利十分发 达。西夏古渠颇多,但其中最有名的是兴州的汉源渠和唐彳来渠。汉源长320 里,唐探长250里,有几十条支渠与之相连,“皆支引黄河”,⑧“支渠大 小共六十八,计田九万余顷(按弘治《宁夏新志》卷22载为万余顷,当 为可信)”。⑨灵州则有秦汉、汉伯、艾山、七级、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