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越时空的责任与感动
“为烈士寻亲”是2006年里一个让很多人为之感动的话题。特别是
《武汉晚报》策划的“为烈士寻亲”系列专题报道,给广大民众留下了深 刻印记。追踪报道华屮科技大学学生“为烈士寻亲”社会实践活动,组织 回访烈士家属,策划太原清明节公祭等系列活动,开展春节慰问烈士家属 公益活动……整个系列专题贯穿于苦与乐、情与泪之间。苦中有乐,乐中 饱苦;因情落泪,因泪动情。寻亲报道向人们演绎着跨越时空的责任与感 动。
案例始末:“为烈士寻亲”,寻出一段段历史和一片片真情
一、追踪报道“大学生为烈士寻亲”社会实践活动。
在1949年4月解放太原的“太原战役”中,有84位烈士的阵亡通知 书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送达烈士亲人手中,其中有湖北省的11位烈士。 2005年6月,《武汉晚报》记者在山西采访有关抗日战争的新闻后,寻访 到了 2名湖北籍烈士的亲人,但仍有9位“留”在太原。
2006年1月中旬,华中科技大学校团委在校园广播、网站发布了为寻 找烈属征集志愿者的消息,上千大学生报名。学校根据实际需耍,批准172 人在寒假回家时参加“寻找行动”。1月19日,该校参加“寻找烈士亲人 行动”的同学举行出征仪式,“寻找烈士遗迹,告慰烈士英魂”社会实践 活动全面展开。1月20日,踏上了寻访之路的大学生们,分别奔向荆门、 襄阳、谷城、竹山、枣阳、宜昌等地……
1月21 H,《武汉晚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新闻:当隹浴血解放太 原,迄今英灵难归故里,由此,引发华中科技大学172学子分9路回乡“寻 亲”,开展接力寻找。
经过20天的寻访,至2月9日,华中科大的172名学子走访了 8个 县市、120多个村庄,行程近2万里,为5位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湖 北籍烈士找到了亲人,终于使他们在牺牲57载后魂归故里。在此期间,《武 汉晚报》先后发表了 20篇“寻亲”报道。此事引起全国各大媒体和门户 网站的广泛关注,172名大学生的寻亲活动感动了全中国。
二、多方协作,共同关注和冋访烈士家属。
大学生寒假寻亲归来,仍有4位烈士的亲人等待继续寻找。为了寻找 到烈士萧汗弼、毛通银、张荣贵和王宣武的亲属,《武汉晚报》将他们的 有关信息通报给新浪网。双方联手,在新浪网开辟相关专题和网上论坛, 呼吁广大读者和网友共同关注此事,为烈士找到回家路。
此外,《武汉晚报》还组织了回访烈士家属活动,挖掘172名大学生 为烈士寻亲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寻亲、回访的故事值得与每一个人分享。从2005年11月起,《武汉 晩报》“寻亲记者”汤华明先后5次接到邀请,代表《武汉晩报》到中央 电视台的《共同关注》、《讲述》、《教育》等五个栏目接受专访,并十多次 接受各地电视台的采访,讲述自己与华中科技大学的172名大学生,为湖 北的11位烈士寻找亲人的故事。
《共同关注》编导郭俊义说:“这件事太值得共同关注了。这组报道 不仅让《武汉晚报》的百万读者感动不已,也让远在北京的中央电视台领 导觉得,这是足以让全国人民感动的事件
《讲述》编导王成辉说:“没有你的采访就不会有今天的故事。”
《教育》编导窦秋萍说:“组织大学生参与寻找烈属行动,就是在对 青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9月30 FI的国庆前夜,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上海卫视台,同时 向海内外播出寻亲专题《共和国的土地上,有烈士温暖的家》,上海电视 台《真情实录》编导童娇畅说:“用我们的节冃向共和国57岁生日献礼
《解放军报》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连续两次登载了《武汉 晚报》策划的“寻亲”报道,并于2月9 口同时派出了各自的记者全程跟 踪大学生寻访烈士亲属行动。湖北省有关部门、有关市级新闻媒体纷纷协 助,并联手传播大学生寻访烈士亲属活动。
三、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为烈士寻亲”。
从2006年1月21日起,《武汉晚报》连续两个月推出“为烈士寻亲” 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教育部,团中央、中共湖北省委、共 青团湖北省委均给予充分肯定,《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 屮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各大媒体和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做了大量的 跟踪报道。
对于大学生为烈士寻亲活动,教育部作出高度评价:“寻找57年前牺 牲的烈士亲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牛?在寻找过程中受到了 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对于增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国防意识 和爱国主义精神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人民日报》称,这次172名学子“寻亲之旅”不但为烈士们找寻了 回家的路,自己也经丿力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解放军报》发表评论称:“华 科大的学子们饮水当思源、接过前辈的纤绳,学会了担当责任。”
参加过解放太原战役的86岁的老将军王立岗,禁不住地夸奖“寻亲” 学生:“你们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武汉晚报》报道寻亲活动后,河北、北京、山东、宁夏等地读者纷 纷给报
文档评论(0)